数字化转型有什么理论?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数字化转型虽然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认可,也成为了企业获取数字化时代高速增长数字经济的重要战略方法。但从进程来看,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处于数字化建设初期,各种思想、理论、方法、方案还在不断涌现。
下面来谈谈数字化转型领域知名度很高的一个理论。
曾鸣教授曾在《智能商业二十讲》中提到过一种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思考方法,也就是常说的“点线面体”方法论,其主要内容是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分为了四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对应了企业不同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应该进行何种建设。
点线面体 – 派可数据BI可视化分析平台
企业可以根据“点线面体”来评估自身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来查看这一阶段任务以及确定下一阶段的目标。
点:数字化转型的点是指企业刚开始尝试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某项业务或某个节点为基础进行数字化,规划布局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
线:数字化转型的线是指企业已经完成了点的建设,将单项业务拓展到部门或整条业务线,利用业务信息系统完成业务线的数字化建设;
面:数字化转型的面是指企业的数字化已经普及到整个企业,实现了业务、技术、文化上的数字化,基本完成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体:数字化转型的体是指企业开始涉足生态体系,布局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数字化转型,将众多企业通过数字化生态建设进行连接。
数字化转型的“点”
数字化转型的“点”指的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也是最考验企业管理人员战略意识的关键一步。在这个时期,企业管理人员会选择一项具体的业务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尝试。
数字化转型的“点” – 派可数据BI可视化分析平台
数字化转型的“点”可以从签到、请假、报销等单个环节切入,将业务流程转移到线上,例如员工请假行为的申请、审批、复验等环节都可以在一个界面进行处理,不再需要和不同员工沟通,简化了整个流程,提升了企业内部信息流转的速度。
数字化转型的“线”
数字化转型的“线”指的是企业整个部门或单个业务链条的转型,在这个阶段,企业可以将一些流程比较固化的业务线进行数字化转变,通过部署业务系统来提升效率,并通过业务系统数据库来大量沉淀业务数据。
数字化转型的“线” – 派可数据BI可视化分析平台
数字化转型的“线”可以从内部办公整个业务流程切入,将入职、档案、打卡、请假、报销等一系列办公业务串联在一起,部署一个业务系统,将这些不同的业务放到一个平台进行线上处理。既提升了效率减少了成本,还可以将这些业务数据沉淀到业务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
数字化转型的“面”
数字化转型的“面”指的是企业整体的转型,意味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比较成熟。在这个阶段,企业已经为大部分部门或业务链条部署了业务系统,并且在数据库中沉淀了海量的业务数据,接下来就是将这些业务及业务数据连通,将企业真正变为一个整体。
数字化转型的“面” – 派可数据BI可视化分析平台
数字化转型的“面”可以选择部署商业智能BI,将生产、人力、供应链、销售等不同业务系统打通,并将这些业务数据经过ETL处理统一汇总到数据仓库,并通过指标、标签为数据进行分级分类。后续企业就可以直接在数据仓库中调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将数据转化为信息,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数字化转型的“体”
数字化转型的“体”指的是企业内外部产业链的转型,在这个阶段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打通了企业内部不同的业务系统,将企业塑造成一个整体,并开始将企业发展从内部延伸扩展到外部。
数字化转型的“体” – 派可数据BI可视化分析平台
数字化转型的“体可以连接上下游的不同企业,打通生产、供应、运输、上市等需要不同企业参与的产业链条,将这些企业转变为基于一种社会化的、上下游协作分工的模式,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连接整合。
数字化转型”。它是关于生产力与存取的,是让顾客在需要的时候得到他们想要的。整个企业的人都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到了这种转变。那么,启动或维持某种广义下的“数字化转型”是否真的有价值呢?
基于对702 位IT和商业决策者的调查结果,IDG的研究人员试图将一个统一的领域理论应用到探讨“数字化转型”的意义上。基本上,他们确定了人们看待数字化转型的8种方式:
·员工生产力。对52%的高管来说,“成为数字化业务意味着通过移动、数据访问和辅助流程等工具来提高员工的生产率。”
·数据驱动业务表现。接近一半的高管(49%),也将数字化转型视为“通过数据可用性和可见性更好地管理业务表现的能力”。
·客户体验。“对于46%的决策者来说,数字化转型”意味着满足客户的体验,44%的人认为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理解客户需求”。
·移动业务。另外46%的人认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优化的随时随地可以获得的资产”。
·流程自动化。至少有37%的人表示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对业务和/或流程进行数字化修改”。
·收入来源。三分之一(33%)的人表示,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开发新的数字业务/收入流。
·产品创新。有31%的人认为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数字化产品升级/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实现营收增长。
·供应链优化。对于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企业(27%),数字转换意味着数字化“全球数据和信息的流动,使商品、服务、金融和人员的流动成为可能。”
在所有这些领域中,都有一些关键的技术措施,使数字化成为现实:云、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软件定义网络等等。在大多数情况下,在IDG调查中,只有大约一半的组织在使用这些技术,或者正计划这么做。例如,53%的人使用私有云,45%使用公共云。另外,有56%的人正在探索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即其他一半人在做什么——以及他们希望如何在一个迅速向科技领域的颠覆者倾斜的世界中展开竞争。重要的是要指出,技术和数字化本身并不能带来市场的成功——它首先需要有远见的卓识。
回到我们关于启动某种数字转换程序的有效性的问题。关于数字化转型将如何使组织走上辉煌发展之路的说法并不缺乏。但这并不是要制定一些宏大的企业计划,或者投入大量昂贵的新技术。重要的应该是与来自不同行业的团队一起坐下来互相沟通,了解什么对业务有效,以及如何改进。
当涉及到对上述功能领域中的任何一项进行数字化转型处理时,可以考虑一下数字化将如何在升级现有商业模式和流程中发挥作用。在IDG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组织(44%)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种“数字优先”的理念,它涉及到对业务流程、运营和客户参与的改进。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