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考核和KPI考核区别在哪里?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OKR考核和KPI考核区别在哪里?无论是平衡记分卡、OKR、KPI都是一种绩效管理工具。哪什么是绩效管理呢?绩效管理是为了促织达成组织目标而共同制定绩效计划、进行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结果应用这4个环节。也可以说,从完整的绩效体系来说,这三个工具都包含这4个环节,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我们通常说的OKR考核、KPI考核都是属于绩效考核的环节。
我们分别看一下不同的考核工具的则重点在哪:
1、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多用于组织战略的制定,他分为四个维度:财物、客户、业务流程和学习成长。这种方式有效的打破了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的现状。可以有效的利用各部门的资源,共同为组织的目标实现而努力。但是他操作起来及其的复杂,对员工的理论与逻辑要求比较高,并且如果你们的部门不涉及某些战略,将很难通过这四个维度来划分。
2、OKR适用于变化较快的环境,比如科技公司,多为季度等短期的指标。更加注重“创新”,而且管理的目标更加的聚焦,指标也必须是量化的指标。在操作流程上也包含了指标目标的确定、过程辅导、考评和结果评估四个环节。
3、KPI通常用于指标变化比较慢的环境,比如工厂,多为年度等长期的指标。流程基本上与OKP类似,同样注重过程的沟通,只不过由于我们对KPI的误解,大家都将KPI管理等同于KPI考核。
OKR考核与KPI考核的相同点:
都是绩效管理的一部分,就是考核环节。另外,都是根据目标达成来进行评估。
OKR考核与KPI考核的不同点:
1、OKR 指标定的较高,完成60%-70%就算好,如果完成100%,则说明目标设定过于简单,KPI指标越接近100%越好,因为目标设定前已经对指标的达成有了预期的判断。
2、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OKR更适合那种目前无法预测结果的情况;KPI适合已经有历史数据的情况。
为什么感觉现在很多企业都喜欢用OKR的绩效管理方式?
尽管OKR是不是一个新的绩效管理模式,但是由于Google 等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大获成功,形成强烈的聚光效应,OKR成为大多数企业追求的潮流。
最大的原因是KPI与业绩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束缚了业绩的突破,无法推动业务的前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苦苦追求新的办法。这个时候OKR带着Google的光环出现了,不管行不行,至少看到它行,就先上。
第一,严格意义上讲,OKR比KPI年轻不了多少。只是KPI成名更早,OKR最近几年才火起来。
OKR的创立者是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他被誉为硅谷最伟大的管理者。他著作的两本书《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和《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被誉为创业者和管理者的必读本。
在《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中,他就对OKR做出解释,也就是今天大家最认可使用的:
1)我要去哪里?答案就是目标(objective)
2)我如何知道能否达到那里?答案就是关键结果(key results)
第二,Google 等世界一流的公司的成功,让OKR就像刚盛开的花朵,吸引了太多的蜜蜂蝴蝶。
英特尔使用OKR并没有让全世界周知,知道Google的一位工程师受邀进行分享的时候,才使得OKR流传开来。根据目前的资料所知,最早的时候,是约翰·杜尔作为谷歌最早的投资者引入OKR到谷歌使用。
约翰·杜尔曾经在一次分享中说,当他把OKR用简单PPT介绍给两位创始人时,两位创始人是觉得也没有什么更好的管理工具,索性就是用OKR。哈哈,和今天各大企业疯狂引入相差甚远。
但是OKR作为一款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与Google的文化理念,管理环境相结合,产生了莫大的魔力,帮助管理层更好的进行的业务的聚集,专注于重要的事。
Google的成功,就像一个放大器一样,把OKR推向的神塔。
第三,很多咨询机构,个人等都在谈OKR,比如KPI已死,OKR将立。就像贩卖焦虑一样。
市面上关于OKR的课程也越来越多,不管是类似得到,千聊等新平台,都出现了大量的课程。甚至在极客时间,一个关注技术知识提升的平台,都有大量的OKR课程。
一时间似乎KPI时代已经一去不回返。
喜欢OKR,但要有清晰的认知。绩效管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商业模式的问题。OKR更不是万能的,也不是解决公司问题的万能济世良药。
OKR本质上是一个绩效目标管理的工具,按我们的说法,是一个“术”层面的工具。如果“道”上面的解决不了,战术再先进,没有用。
并非说OKR无用,只是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的去看待。作为OKR的受益者,我们通过实施OKR收获巨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如下:
第一,公司层面。让业务更加聚焦,主干道方向一致。同时包容,宽容失败,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另一方面,将OKR与绩效考核进行解耦。运用OKR来打造和培养公司的创新文化,宽容失败。从考核的角度分析,就是让员工大胆去干,而不是顾虑自己的考核结果。
第二,管理层面。直线经理/管理者在绩效的角色变化,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责任。
OKR的实施实际上对管理层的要求更高。OKR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来衡量目标进展,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沟通工具,它让其他人看到你正在做什么和你想完成的事。请确保团队互相了解彼此的OKRs,从而推进团队协作。
直线经理/管理者在绩效的角色变化,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责任。理论上,应该要比HR投入的时间更多,才算是比较成功的。
第三,员工层面。每个人能有比KPI更多的空间去参与团队和个人的目标建设。
让每位员工觉得自己很重要 ,OKR要求公司的每位员工展示自己不同的价值,从而在每一个季度都能为实现高层次目标做贡献,所以我们定期会将员工制定个人OKR进行公布,相互对齐,让员工感受到参与激励。
越来越多的企业喜欢用OKR绩效管理模式,这是一个进步。
不必过于追求OKR的表象形式,最好的配合文化建设,以敏捷要求和员工发展为出发点,用什么工具并不重要。OKR只是恰逢其会。
OKR已经形成了一套很成熟的运营系统,实践已证明这些流程可行有效,扎实的履行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必追求一步到位,但也不必着急改造。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