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什么意思?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GDP是什么意思?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GDP的计算方法
现在通常采用三种测算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1、生产法:
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2、收入法:
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
3、支出法:
GDP=总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C+I+G+X-M)。
一般最常使用支出法或收入法。
什么是经济系数?
经济效果系数
经济效果系数是指在不同供求状况下,单位数量投入或产出对外部经济效益所产出的间接影响数量。经济效果系数的资金、物资、运输、自然资源、劳动力和时间等六种。它们的大小取决于三种不同的供求状况。
(1)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经济效果系数最大。例如,在其它生产要素完全具备的情况下,由于流动资金短缺不能生产,如果短缺的资金投入后,马上创造经济效益,那么,全部经济效益可以归功于这笔短线资金,因此短线资金经济效果系数很大。
(2)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经济效果系数是负值。例如,长线物资1吨价格1万元,积压卖不出去,只能卖9500元,因此,长线物资的经济效果系数为负500元,这个系数说明谁利用长线物资,谁就对外部经济效益产生好的影响,可以减少积压损失;也说明生产长线物资的厂家对外部经济效益产生不好的影响,造成积压损失。
(3)在供求平衡情况下,经济效益的取得不能全部归功于某一种投入,而要归功于所有投入,每种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只是分摊到的一部分,因此,每年投入的经济效果系数比较小。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经济效果系数沿着→低→高的发展过程变化。
经济效果系数是反映我国经济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它在宏观技术经济计算中可用来定量计算每种投入所产生的间接费用和每种产出所提供的间接效益数量;它是影子价格的组成部分,为确定合理价格、资金的合理利率以及确定烧油特别税,土地使用税等合理税率提供科学依据。 表14-2列出了几种主要经济效果系数(短线效应,以1980年可比价计算)的变化情况。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