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上帝粒子”获诺奖,却火速搬到乡下:它毁了我的生活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他在得知自己获诺贝尔奖的那天,并没有兴奋,没有雀跃。而是选择火速逃离自己所住的城市,搬到人烟稀少的乡下去。然后他说:“这样就没人能打扰到我了。”干出这事的,正是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 (Peter Higgs)。
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还是停留在“他赌赢了霍金”、“等待 48 年的玻色子终于被证实”、“光速般获得诺贝尔奖”。甚至是颠覆了整个物理世界的认知。但鲜为人知的是,希格斯还是一个极度社恐的人。十年前的 7 月 4 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正式被发现。而这也让希格斯“被迫”站到了众目睽睽的聚光灯之下。当他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和接连不断的提问,希格斯显得格外腼腆和局促。
彼得·希格斯出生在英格兰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父亲曾在BBC担任声音工程师。希格斯童年时患有气喘,后来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全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搬离泰恩河畔纽卡斯尔,他也因此没有继续在学校接受教育。希格斯的父亲后来居住在贝德福德,希格斯与母亲则留在布里斯托。他后来进入可安文法学校就读,并受到校友保罗·狄拉克在物理方面的影响。
彼得·希格斯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爱丁堡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他以希格斯机制与希格斯粒子而闻名于世。彼得·希格斯出生在英格兰泰恩河畔纽卡斯尔,他在1950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物理学专业,1952年获得研究生学位,1954年获博士(分子物理学)学位,1980年到1996年期间曾在爱丁堡大学任教。此外,希格斯还被布里斯托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等多所英国名校授予荣誉学位。
2012年7月4日,CERN宣布LHC的紧凑μ子线圈探测到质量为125.3±0.6GeV的新粒子(超过背景期望值4.9个标准差),超环面仪器测量到质量为126.5GeV的新粒子。而在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发布新闻稿表示,先前探测到的新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机制广泛被视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重要理论基础。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