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扯下AI行业遮羞布(10)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对于普适性问题,商汤曾声称,“我们打造了行业内前所未有的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通用平台SenseCore,实现了多功能超高精度AI模型的大规模量产。”
但事实却是, 商汤建立的平台技术难以泛化应用,所做的生意多以项目定制化为主,即是因应不同客户去度身定制相应产品,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除了普适性之外,另一掣肘之处是先天的“局限性”。AI通用技术(比如语音、计算机视觉)本身并无商业价值,AI公司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将自己研发的AI技术落地到客户场景中,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
而这就意味着,当AI公司必须进入到一个与产业结合的市场,事实上也进入到一个由原本产业中的巨头所主导的领域。AI公司在拓客的同时将面临不断补齐AI能力的竞争对手,且后者在产业链上下游更具优势。
当下,根据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业界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正处在“死亡之谷”的泡沫期,即“微笑曲线”谷底往上爬的阶段,AI行业正在加速出清。
旷视联合创始人印奇,在2020年7月29日的一场交流会上,推测穿越“死亡之谷”的周期大概在18-24个月, 而现在这一时间周期刚好结束,可行业拐点仍旧没有出现。
从更大的周期来看,人工智能仍有诸多瓶颈尚未突破,行业是在等待下一轮技术浪潮,还是停滞不前,未来的时间会证明一切。
关注公众号,及时了解半导体科技行业资讯>>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