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家的象棋私教,好家伙是个机器人(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从元萝卜展示出来的下棋技巧上来看,可以说是做到了“快”、“准”、“稳”。 而它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靠的便是一套 “手眼协同” 的功夫。 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臂,商汤巧妙地利用视觉算法来达到其精准的程度。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安置在元萝卜头部天线上的摄像头,来完成对整盘棋的把控。 在商汤AI视觉算法的加持之下,元萝卜可以精准地识别棋盘上的棋子位置及其变化情况。 针对传统的语义分割、关键点检测、目标检测、视角校正、图像特征精确定位等问题,商汤所采用的是一套视觉领域中较为先进的技术来解决—— 包含卷积神经网络、数字图像处理、经典几何视觉等跨领域的视觉解决方案。 据了解,在例如复杂光照环境下 (室内室外、高对比度) ,棋子检测准确率达到99.9%以上,棋子棋盘的整体定位精度在1mm以内。 但仅仅是在视觉上发力还是不够的,商汤还让元萝卜的机械臂精度,达到了可以穿针引线的毫米级操控精准。 在现场,元萝卜还展示了它的精度能力: 并且AI机械臂搭载触碰感应系统,与人接触时会十分的轻柔缓和。 商汤针对机械臂的物理安全性方面,在此前已经做了大量的测试和实验,包括碰撞、手臂的压力等等。 也正是因为“手眼协同”的这种结合,才使得元萝卜能够达到工业级机械臂精度的情况下,成本还能够控制在消费级水平。 而且元萝卜的版本,也是经历了9次的迭代,才最终打磨成现在的样子。 而在内置的象棋算法层面上,正如刚才我们所述,元萝卜在20多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自我对弈训练超过了亿局。 并且这种决策的引擎能力还将在未来不断更新进步。 …… 以上便是元萝卜背后暗含的黑科技了。 那么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还需探讨:
商汤为什么要搞这么个机器人?长久以来,商汤科技给大众的印象,往往是一家发力于B端的企业。 而对于商汤此次会用象棋机器人的这种方式步入到普通消费者群体,商汤科技创新工程院院长 沈徽 对此解释说:
对于一个技术来说,它的使命最终一定是能够使千家万户受益的。
之所以会选择机器人这种形式,是因为它是AI技术非常重要的载体。
与AI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相呼应,都是从感知到决策再到行动。 因此,在商汤看来,AI机器人是通过AI技术来改变世界的下一步。 正如商汤CEO 徐立 所说:
作为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也积极推动AI普惠万家,让这项技术走进更多家庭场景,让更多人体会Al技术的魅力。 但更深一层的,科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 这一点从全球科技巨头的动作中便可得到印证,例如国外数字修复巴黎圣母院,到国内数字孪生长城等等,都是在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文化的传承。 但事实上,就连致力于推广象棋文化的中象协也是处于犯难的状态。 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方面随着各种各样的体育类的、娱乐类的项目越来越多,参与中国象棋的爱好者出现了分流的现象。 另外一方面,在相关政策之下,象棋教育的师资力量也出现了紧缺的状态。 而元萝卜的出现,让中象协在推广象棋的窘境之下看到了另一种解法。正如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象棋协会主席 朱国平 所说: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