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三年的思必驰,能赶上AI三小龙吗(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02
财务表现不佳
现金处在枯竭边缘回到一开始的话题,招股书显示,在2019-2021年,思必驰净亏损分别是2.83亿元、2.15亿元、3.35亿元,亏损没有得到缓解,毛利率还在下降。亏损普遍存在于人工智能企业,思必驰并不算亏损大户。(一)与同业进行分析盈利能力比较:目前在招股说明书上列的思必驰同业公司,包括一批明星企业,分别为:虹软科技、寒武纪、云从科技、科大讯飞等。2021年,上述四家公司营收分别达到5.73亿元、7.21亿元、10.76亿元和183.14亿元。对比之下思必驰的营收为3.07亿元均少于这四大对手企业。归母净利润的对比情况如图表所示,思必驰在亏损表现稍微好一些。但在业内从业者看来,思必驰的产品研发投入不断,这对于缓解亏损问题没有帮助,存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和“毛利率可能持续下滑“这两大致命缺陷。(二)公司的现金流分析:思必驰研发投入逐年增加的影响,思必驰现金流可是实打实的紧张。截至2021年底,思必驰现金流只有3亿出头,尚不及同期的净亏损,按照目前的亏损趋势,货币资金只够花一年,现金流的问题会大大制约未来的发展。亏损是人工智能企业的常态,让AI烧钱也是有限度的,ai企业想要活下去。而在亏损和落地难的双重困境下,需要更合适的发展方向。
03
未来发展前景(一)从采购看销售:思必驰成立之初对标科大讯飞(002230),将公司业务定位在教育领域,近年来思必驰把未来发展方向目标聚集在智慧家居、汽车和消费电子上,拓展金融、政务业务。从思必驰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其头部客户变动频繁。在报告期内,只有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一直存在于前五客户中,其他大客户三年内均只出现过一次。大客户不稳定,可以反映出采购需求的不稳定,采购需求不稳定,销售额就会不稳定。正如一位芯片采购商所言,国内ai芯片的技术水平差别不大,更重要的是理解垂直场景,理解AI芯片在其中的作用,客户存量不会扩大,反而存在销售继续降低的可能。看来思必驰为了实现上市要求营收3亿元而做的努力,任重道远。(二)业务交叉,技术发展能否实现相对优势2016年,思必驰时任产品总监张岩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未来思必驰未来不会和科大讯飞正面竞争,其目标市场是物联网。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思必驰与科大讯飞的业务领域是高度交叉的。公开资料显示:科大讯飞围绕着办公、翻译、教育、家庭、车载系统和玩具等场景,深入了解客户刚需,不断在产品层面实现突破。基本覆盖了思必驰主要业务领域,同时同业中云知声也做了相应布局。要在同质化市场中胜出的关键在于技术。目前思必驰与科大讯飞、云知声、百度在引擎降噪的测试表现,并没有出彩,科大讯飞在降噪处理方面综合表现较好,百度和云之声也不甘示弱,思必驰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3)发展后劲不足综上,思必驰的销售费用只有科大讯飞的二十分之一,研发费用只有科大讯飞的十分之一,如何支持同业中的相对胜出。人工智能公司不能再用亏损来说话,这也是思必驰的必经之路。芯片卡脖子问题,需要国内企业自我修行内功,才能给市场更多的信心。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