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融云创模型管理平台 为银行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模型风险管理的理念在中国银行界持续普及,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对模型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明确。2020年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从多方位对模型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
模型风险的种类和成因十分复杂,其危险程度也大小不一。当前,一般大型银行内部有多达几百个模型在运行,如果没有一套可信和有效的工具来实现对模型的开发、测试、验证、部署和监控进行管理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模型管理平台的概念因此应运而生,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百融云创面向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和信托等领域,通过本地化部署的方式围绕模型全生命周期打造了一个数字化的平台,以此来对模型进行高效管理,提高模型的开发效率,实现对潜在模型风险的控制和缓释。
百融云创模型管理平台的“1347”
百融云创模型管理平台具有“1347”特征,一是指一个平台、智管全行;三是指模型管理、模型监控和模型训练三大功能模块;四是指“风控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流程一体化、监控一体化”四位一体的管理理念;七是指围绕模型生命周期从申请、开发、评估、上线、监控、优化到退出的七个阶段。
百融云创模型管理平台能实现单一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全行级的模型规模化管理协同进行。
从单一模型管理的视角来看,百融云创模型管理平台能够用于模型的高效审批、持续开发、持续测试和实时监控。在开发之前,平台能够精准定义模型,并提供科学高效的自定义审批流程,验证模型的开发条件。进入开发阶段,平台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发环境,有效进行信息处理、模型训练、模型测试和模型验证。来到模型上线阶段,平台能够提供实时监控系统,来排查运行中的故障和风险。同时,百融云创模型管理平台运用了微服务架构、流程引擎两项关键技术,支持按模块独立部署、运行、维护,满足服务的动态按需扩容。
从全行模型生态的视角来看,模型管理平台充分展现了“治众如治寡”的理念。大型银行行内模型数量之多、形态之复杂,管理起来不亚于管理千军万马,模型管理平台能够使得对模型的管理工作井然有序,让所有的管理流程都有矩可循、让所有监测出的风险都有据可依,摆脱盲目和被动的局面。
对于决策层,模型管理平台为其了解全行模型运行、模型资产、模型效果及风险情况提供了一个全局的视野,更好地辅助其科学决策;
对于模型开发部门,模型管理平台能够协助其统一建模标准,提高开发和团队协作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好地控制开发风险;
对于模型使用部门,模型管理平台能够协助其对模型全生命周期进行规范高效的管理,使得技术与业务更好地融合,去共同赋能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百融云创模型管理平台可与公司各类数智化产品进行积木式拼装,能有效支持金融机构敏捷创新和迭代升级,实现智能分析能力的沉淀和复用,并促进业务、技术和信息之间深度融合。这对于银行打造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激活数字化内生动能将起到积极作用。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