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中的AI巨头:科大讯飞上半年稳中有进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对于创新投入,科大讯飞一直不遗余力,近十年来,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一直在20%左右,且过去四年半研发投入已超百亿。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近年,人工智能加速演进,引领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已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政府及相关组织也在持续加强人工智能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集成化技术创新成为重点,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更加深度,“头雁”效应得以充分发挥。行业机遇下,虽存在艰难洗礼,但已经有头部公司崭露头角。
8月23日,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讯飞(002230.SZ)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科大讯飞营收80.23亿元,同比增长26.97%;扣非净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33.21%,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优势进一步得到验证。逆周期下的“行业翘楚”
自1956年人工智能创始以来,人工智能整体上历经了三次繁荣期,两次低谷期。最终在2016年站上“围棋之巅”,再度迎来“康波”。
几经起伏,我国人工智能之基也愈发夯实,行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政策层面也持续给予支持,像在2019年,人工智能第三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战略意义显著。
此后,在政策引导和资本大量涌入下,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迎来空前发展。一时间,市场上人工智能概念众多,除了技术突破,还有伪概念下的虚假繁荣,这也助推了行业“泡沫”的出现。随之,行业又陷入持续洗牌阶段,加速深化调整。
客观而言,人工智能的前景毋庸置疑,但走过了秀肌肉、泡沫破灭的阶段后,当下行业明显进入到“艰难”的爬坡期。同时,大环境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整个行业正承受着短期的阻力。可站在投资者的视角下,逆境反而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行业梯队现状,毕竟真正头部公司的实力难以掩盖。
根据IT桔子数据,自2016以来,新成立的成长型AI企业数不断下滑,从鼎盛时期的一年数百家缩减至50多家。存量的多数AI玩家远不及表面的风光。
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商汤科技领衔的四小龙迟迟未能摆脱亏损的泥潭。去年,商汤科技总收入为47亿元,同比增长36.4%,但亏损却继续扩大41.3%,经调整的亏损净额为14.18亿元,同比扩大61.5%。今年上半年,其亏损再次加重,调整后净亏损25.61亿元,扩大了181%。
另一边,“AI四小龙”中最年轻且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云从科技,过往三年也是烧掉了23.21亿。今年上半年亏损虽然有所收窄,但营收3.91亿元,净利润亏损3.25亿元。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8 月 13 日消息,CINNO Research 最新报告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全球上市公司半导体
快资讯202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