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00后写个暑假作业,被笔监控了,震惊!(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学生通过智能校服、指纹、或人脸识别等方式,在校园内完成支付后,家长就能通过手机查看消费情况,甚至采取“强制禁止消费措施”。
是不是感觉仿佛被套上紧箍咒?别着急,“真·紧箍咒”在下面。
更早的时候,浙江的小学生还被戴上过“ 智能头箍 ”。
所谓的“智能头箍”,其实是一个脑机接口头环,能够检测脑电波,判断学生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的程度并打出分数,分数会实时传输到老师电脑上,分数排名也会被发到家长群里。
△ 图源:澎湃新闻
尽管公司回应称,该产品为专注力训练系统,而不是用于监控的系统,不需要长期佩戴,但还是引发了网友们强烈质疑。
许多教育界专家也表示了反对意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就指出,让学生佩戴智能头环这种做法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工具,是以所谓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为名的反教育。
最后,当地教育局在舆论压力下宣布已暂停使用“智能头箍”。
无独有偶,同年,广东一所中学的智慧校园信息化采购项目也引发热议,该校采购了3500个能监测学生行为数据的电子手环,被网友们质疑有侵犯学生隐私之嫌。
招标文件中显示,这款电子手环可以实时显示心率、提供精准的运动数据(甚至包括举手次数);可以在校外区域记录佩戴者的步数、心率数据;也可以实时显示佩戴者的所在位置。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疑惑,这些设备的购置费用都从哪里来?
科技应该怎么用?根据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要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出教育信息化经费。
2019年,国内的教育经费投入就已经超过5万亿,8%就是4000亿,换句话说,智慧校园是个千亿级别的巨大市场。
△ 图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近年来,很多人工智能企业、互联网巨头纷纷涌进了这一领域,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部分新技术的应用,反而让学生越来越难受了。
正如新京报快评中所说:
科技助力教育、助力学习不是一件坏事,但也要充分考虑到科技“双刃剑”的属性。不能让点阵笔这种表面上为学生“减负”的工具,成了给学生“增负”的“枷锁”,更不能造成信息安全隐患。
回归到点阵笔上,点阵技术的用途也不止监测笔迹。
例如国内有用这种点阵笔来做AI练字、画画的;国外如NEWYES等公司,也有用这种技术来做电子化手写笔记、或是公式识别的。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2025金融2025金融2022最新消息清退登记官方清退中心办理网址:【sddian.net】←2
快资讯202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