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文:人工智能助力产业数智化转型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人工智能是中国未来“新基建”七大版块之一,是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人工智能将如何在产业中发挥 “头雁作用”?
9月2日,华泰证券携手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迈向新智能”科技金融创新论坛。 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衔远科技创始人、IEEE/CAAI Fellow周伯文在会上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融合的思考。
周伯文
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 衔远科技创始人人工智能下的“新消费时代” 今天,一个越发重视产品创新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新消费时代”正在到来,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周伯文看来,新品经济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成长的重要驱动力,而人工智能将极大强化品牌在布局新品首发阵地的效能。
“无论是耐消品还是快消品,产品创新正在成为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的来源。” 周伯文说。在需求端,80/90/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体,更加青睐个性化、有创意的产品; 在供给端,随着平台+企业的供应链效率提升,上新周期缩短,让各品牌新品发布迭代进一步加速;从市场角度看,代表着新技术、新设计、新功能、新体验的新品将为品牌商提前抢占行业先机。这些共同构成了新经济、新消费的特征。 通过利用广域大数据、多模态AI理解与生成、数智化产品创新方法论模型等底层技术,企业可以快速定位高潜细分市场,从用户、场景、竞品、需求、市场、技术、供应链等多维度进行组合智能分析,精准挖掘产品创新机遇。
展望未来10到20年,消费者需求将更加的个性化,这就需要更人性化的产品来贴近消费者的细分需求。 供给侧也将呈现出分布化、去中心化的趋势:从以商品为中心,让位到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从消费环节,进一步向前端延伸,影响产品的设计、生产、创意、制造等各个环节,从而将原来的B2C模式演化成C2B模式。在周伯文看来,个性化新消费时代,收益属于那些能够持续有效洞察和满足用户需求的企业。“对于任何面向未来的企业而言,要拥抱新时代,核心就是拥抱技术变革,凭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为主要依托的这些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实现万物互联。” 人工智能:以人为中心,让机器更懂人 新消费时代中复杂的用户分层,一直是企业洞察用户需求、实现产品创新的重点。周伯文所在的清华大学协同交互智能研究中心,正尝试通过多模态AI和可交互的人机协同来打造“更懂人的机器”,解决这一难题。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