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智商多高,怎么测?(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但是,美国伯克利大学教授约翰·塞尔(John Searle)在1980发表的一篇探讨心智哲学的论文,却提出了“中文屋(Chinese room)”思想实验。塞尔构造的“中文屋”,模仿图灵测试,但继承了莱布尼茨的思辨,考察形成这种智能的每一个构件,在这里除了唯一具有理解力的本人外,其他一切都是没有生命的工具和机械性的操作,却能表现出理解中文的行为,而他其实不懂得中文。所以说这行为只是一种扮演。
图灵认为只要宏观功能与人类的智力行为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智能这个词来描述这个功能。如在围棋赛中,谈的是博弈技艺高低的宏观测试,说机器具有智能并无不可,语言对话也是如此。塞尔则强调它们内在的机制不同和有否表达真正的意向,说这中文屋仅仅是对话功能的模拟,并不具备理解这活动的能力。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塞尔将人工智能分为两类: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并在模仿人类行为时具有类似心理活动的机器,被称为“强人工智能(Strong AI)”;那种只有模仿功能却没有思想的机器智能,被称为“弱人工智能(Weak AI)”。他认为,“研究大脑”与“研究心智”无关,图灵测试不足以确立心理状态;没有理解力或者意向性(intentionality),就不能说机器会思考,因此也就没有通常意义下的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对于如何评测机器人是否拥有智慧、如何评测机器人的智力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依旧充满争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这也说明机器人智力的重要性。在未来时代,机器人不能只是做成缺乏实用价值的玩具,而要切实取代人的工作,这就意味着,具有“高智商”的机器人在各个行业都将承担更重的责任。
也只有掌握给机器人“测智商”的方法,才能进一步促进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从而赋能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机器人智商水平测试标准,如何引领产业发展
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也有着不同的对口标准化组织,比如特种机器人对口的标准化组织是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设备用机器人分技术委员会(SAC/ TC 591/SC 1)。但目前相关标准对机器人产业该组织成立于2021年,相对于特种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仍然略显不够。
国家层面关于机器人的标准,涉及多个层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就在机器人相关技术上,比如《GB/T 38559-2020 工业机器人力控制技术规范》对于动态力控制技术、恒力控制技术、零力控制技术、碰撞保护技术 4 种力控制应用技术及其应用条件进行了详细规范;《GB/T 38560-2020 工业机器人的通用驱动模块接口》则对工业机器人、驱动模块、通信总线等术语定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还详细规范了通用驱动模块的结构,如机械接口、电气接口、通信协议接口等。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百姓贷 百姓贷清退回款官方指定网址【www.tho18.top】,官方指定QQ群【598-399-41
快资讯2022-09-12

安益金融 安益金融清退回款官方指定网址【www.tho18.top】,官方指定QQ群【598-
快资讯2022-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