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度学习平台逆袭,只是因为“国潮”吗?(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飞桨的竞争优势,首先来自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来源于百度在AI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早在2013年,百度便成立全球第一个深度学习研究院;而在飞桨诞生之后,百度绝大多数人工智能项目都是基于飞桨研发和创新。
相比于其他在后来才建立的深度学习平台,飞桨的冷启动有了百度研发这个巨大的应用场景,不仅提升了工具和框架的易用性和成熟度,而且先期积累了更多人工智能的应用模型,特别是从2019年开始,百度AI的能力逐渐下沉,开始跟产业经济和生产一线相结合,在飞桨平台上也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产业项目,这些与产业相结合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型,使得飞桨获得了更强的竞争力。
因为有这样的先期发展基础,所以飞桨有着更强的比较优势,所以很快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机会,平台服务规模开始不断扩张。
相比于其他平台,飞桨不仅拥有便捷的开发框架,而且还有多端多平台部署的高性能推理引擎、产业级开源模型库,以及更适合中国AI场景的超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技术。大规模分布式训练能力在真正的工业化场景应用更加契合,因此用户数实现快速增加。
根据《深度学习平台发展报告(2022)》显示,在过去一年半里,飞桨的项目贡献人数(Contributors)增速为60%,关注度增速为37.6%。均超过了国际主流框架。而在总数上,无论是活跃度,还是关注度和贡献人数,飞桨均超过其余国产框架总和。
总体而言,飞桨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还是来自于中国人工智能进入大规模工程落地阶段,深度学习随着AI进入千行百业,而需求的推动又引发中国AI能力的厚积薄发,和AI研发者的迅速增加,最终带动了国产平台的迅速发展。
从这种意义上讲,飞桨们的崛起,是我国算法开发能力、产业和生态积累至今的总和。三、“黄金十年”的舞台
在未来,AI将迎来“黄金十年”,而深度学习平台,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操作系统”。
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AI可能使全球总产量增长约13万亿美元,并推动全球GDP每年增长约1.2%,而在这一轮人工智能带动的增长中,深度学习仍是主导路线,并且会随着产业发展对AI底层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以科技巨头引领的平台化生态布局正不断加速。正如百度CTO王海峰所言,在人工智能工业大生产阶段,深度学习平台下接芯片、上承应用,相当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处于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关键核心位置。
因此,飞桨们并非是一个“图方便”的国内自有平台,或者提升国内AI产业独立性的防御体系,而是是一张通往未来的船票。它的能力还未完全发挥,未来在驱动产业赋能,推动AI发展上还有更大的空间。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