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AI芯片(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生态需求明显
但研发AI芯片需要的不止是一厢情愿,还需要芯片生态的配合。芯片本身除了要达到客户要求,还需要软件、工具链、方案等生态上的配合。
面向不同场景时,AI芯片的利用率、兼容性等有待提高,各类基于不同AI芯片的异构设备协同困难。但企业发展从软向硬比较难,从硬向软则相对容易。因为软件的学习周期比较快,而芯片的周期是以年为单位的,做硬件的人一旦有合适的软件团队就能较快迭代,但从软到硬则需要花费很长的学习周期。
对初创企业众多的AI芯片企业来说,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于创企要自己摸准市场的方向,甚至产品推广的方式和客户的需求都要自己去摸索。他们需要在做芯片的同时,达到让客户能用某款产品的状态,这就需要软件、工具链、解决方案等在内的生态加持,这对于芯片公司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面。
量产困难
有两个量产的关键数据,第一是18个月,第二是百万颗。18个月是说,一款 AI 芯片的研发周期一般在 18 个月左右,一款 AI 芯片产品问世后,可能要历经 N 次迭代后才能获得较大市场份额。百万颗则是指,一款芯片设计研发成本高昂,销量需要达到百万颗级别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这两个数据都对AI芯片公司提出了极大的要求。芯片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研发成本非常高,光是每次流片可能就需要花费好几千万元,并且流片的失败率很高。AI专用芯片一般都是面向特定应用需求而定制,一旦流片,功能就无法更改,因此需要有量的保证,这对一些还处于发展早期的芯片企业来说有很大的挑战。
在芯片成功流片后,还需要考虑出货量的问题。百万颗的销量要求,也对某些AI芯片企业能否做到打了问号。
目前来看,大部分无人驾驶公司都更愿意购买英伟达的通用GPU芯片,虽然价格贵功耗高,但是性能更为稳定。国产AI芯片在没有经历市场验证的情况下,被认可后广泛商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Visfuture Visfuture官方发布统一兑付登记网址【www.qteg17.vip】,兑付登记Q群【390-
快资讯2022-09-10

时贷创投 时贷创投官方发布统一兑付登记网址【www.qtdg17.cc】,兑付登记Q群【
快资讯2022-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