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迎来生机:巨头入局、即将爆发,谁是赢家(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很多人在入局后就放弃了。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姜皓天在考察VR内容团队时发现,大量的VR游戏制作团队都来自于手机游戏行业,“很多团队半年前还在做手机游戏,发现VR火了就转来做VR,然后看VR不行了就回去做手游了。”
另一些人只能在用户更集中、价格不敏感、对设备便携性要求不高的2B领域寻找出路。有人认为,VR的C端应用是在仰望星空,B端应用就是埋头耕耘,埋头耕耘的好处是可以短期养活团队,但 “耕耘久了,很容易忘记头顶上还有一片星空。”
VR会从此一蹶不振吗?答案是否定的。
《财经》记者历时三个月,遍访VR领域上下产业链各环节核心关键公司人士,他们在复盘VR此前三年发展路径,并预测未来三到五年VR发展前景时,得出一个一致结论:VR依然是科技世界的下一个落脚点之一。从整个行业来看,未来3-5年会迎来行业爆发,除了5G网络的普及,根据摩尔定律,设备将进行2-3次迭代更新,将会带来更加舒适的VR体验,这个周期也能保证足够的内容产出,VR内容的春天也将来。
技术进步,尤其是芯片技术进步可以在三年内极大改善VR视域狭窄、眩晕等问题,并带动产品价格逐步走低,试水性产品逐步向更广阔的消费级产品演进,便携化的一体式头盔产品成为主流,也将让普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高频度使用VR。
也就是说,在大起大落之间,VR终于要找到自己的节奏了。
首先,VR的主流形态将最终集中在不依赖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一体式VR头盔,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拥有自己的“心脏”和“大脑”,也有不少大牛巨头认为,包括Facebook CEO扎克伯格,VR和AR未来会融合发展,将来,也许就是一副眼镜大小。
引用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科再奇(Brian Krzanich)的总结是:VR正处在螺旋式上升的早期阶段,此阶段中,需求不断激发创新,创新反过来催生需求,如此循环上升,终将形成良性循坏。
不过,大公司已经陆续入场,意味着给予VR新秀成长为大型平台的机会窗口已经关闭,VR领域要诞生新的巨头已经几无可能。不过,随着泡沫褪去,整个VR生态理性复苏,投资的退出通道还是相对宽敞的,但如果寄望于投出一家类似滴滴、Uber这样的巨头公司,这在VR领域应该不会发生。
和他们业务相重合的创业公司或不上不下的中型公司只能有两个结局:死去和被收购。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