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营收超过洽洽食品的三只松鼠 最近陷入一些“麻烦”?(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招股说明书显示,三只松鼠在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连续被14名消费者起诉至法院,要求退款并处3——10倍赔偿,从案由上看,纠纷多为产品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违反广告法等。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三只松鼠采用代工模式,在整个环节中,仅负责进行质量检测、产品筛选及分装,并通过网络平台等渠道进行销售,并不参与产品的生产、加工。而屡屡曝出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应该更多的与其供应商提供的商品质量相关,这会给其IPO 带来不利影响。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指出,三只松鼠不参与生产的,食品安全风险比较突出,对于它的IPO来说存在一定风险,投行、投资者们会看到这些不利的因素。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任何采购、加工、配送等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抹黑企业长期建立起的品牌形象,三只松鼠屡屡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三只松鼠IPO路上的一大隐忧。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投资者也会看到这些不利因素。
实际上,三只松鼠并非没有在努力完善。在回复记者采访函时,它宣称,对于新开发的供应商,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筛选标准以及相应的供应商开发及流程管理制度,而对于15起诉讼案件,三只松鼠称,目前已经结案的11起全部胜诉,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其余4起正在按照司法流程处理中。
压榨供应商?
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联盟理事黄刚告诉记者,“三只松鼠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其供应链的地位,考虑到三只松鼠董事长章燎原之前就在坚果类企业里任高管,在这种商业基因的背后,三只松鼠更多的是在做品牌,通过找坚果产区的供应商,然后帮它来做代工,最后带动品牌发展。
我们从供应链的角度看,要么是订单量稳定,要么是产品稳定,这样才能起到规模效应和价格优势,这是最基本的。而三只松鼠属于淘品牌,随着徽商和浙江坚果企业的逐渐发展,淘品牌发展存在挑战,从上游的电商稳定性看,它没有绝对垄断的价值;其次,三只松鼠的加工厂不是自己的加工厂,更谈不上它对上游产业链的整合。所以,三只松鼠在供应链上是不够强大的。”
目前三只松鼠销售渠道中,对于天猫平台的依赖性较强。在2014年、2015年、2016年中,三只松鼠在天猫商城的销量为7.26亿元、15.47亿元、28.17亿元,占据整体销售额的78.55%、75.72%和63.69%。而它三年来平均高达 93.03%的收入源自线上平台,致使该公司的平台费用成本居高不下。
曹磊认为,行业的普遍规则是,电商平台在压榨品牌商,品牌商压榨供应商。品牌商掌握采购量、品类的话语权、定价权,供应商只能任品牌商来压价和宰割,三只松鼠和供应商之间的矛盾可能由此引起。
旺季等过于集中的销售特点,也给三只松鼠带来了压力。招股书显示,销售旺季集中在第一、四季度,这也导致采购周期集中对流动资金需求量大,三只松鼠依靠短期银行借款来补充资金缺口。2014年时,三只松鼠短期银行借款为2100 多万元,并没有长期借款,而2016年,短期银行借款达到1.58亿元,长期借款也上升为2.54亿元。招股书还显示,三只松鼠在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存货余额分别为3.49亿元、6.58亿元、11.68亿元,面临滞销风险。
另据招股书披露,三只松鼠报告期内的应付账款金额分别高达3.77亿元、5.32亿元和8.85亿元,这些应付账款大多是公司欠供应商的货款。由于过多的应付账款,三只松鼠资产负债率较高。报告期内,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0.27%、71.80%和71.58%,同行业其他品牌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则不到40%。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