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耍水地”吞噬生命背后,小红书困于“种草”(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曾身陷“滤镜风波”
事实上,龙漕沟山洪灾害事件并非是小红书首次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中心,此前小红书就曾因“滤镜风波”一度引发外界热议,雷达财经去年10月也在《小红书的重重“滤镜”,碎了一角》一文中提及过此事。
彼时,有网友指出,小红书上博主种草的景点和网友实地探访的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卖家秀”与“买家秀”对比,如海边充满浪漫氛围感的蓝色小屋,现实中成了破烂不堪的破房子;梦幻十足的粉红色沙滩,实际遍布杂草和石块;草浪翻滚的湿地,实景却宛如一片荒地,远不如博主笔记中拍摄的那般美好。
随着网红打卡地拔草贴的不断扩散,小红书上叠加的重重滤镜,遭到越来越多网友的“炮轰”,“我再也不相信小红书了”和“小红书的网图滤镜有多强”的话题随之冲上热搜。
其实,除了旅游景点外,小红书上与美食探店、产品试用等相关的笔记也遭到诸多网友质疑。多位网友反映,正是因为看到小红书上的安利贴,自己才亲身去尝试相关的美食和产品,结果却纷纷“踩坑”。
面对集中爆发的质疑,小红书不再沉默,于去年10月17 日在公众号发布了一封题为《坚持真诚分享,坚信普通人帮助普通人》的致歉信。
信中,小红书提到自己在《小红书社区公约》中曾有过明确的倡议,“请尽量避免过度修饰,尤其是在美妆、穿搭、探店等为他人提供建议的领域”,并表示平台会提供更丰富的搜索联想词,对“避坑”等内容做更多展示,未来会尝试推出景区评分榜、踩坑榜等类似的产品。
有分析人士指出,类似的事件让用户产生心理上的落差感,其实对品牌和平台来说是件不利的事情。长此以往,用户会对平台上创作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进一步降低对平台的信任度。
困在种草,电商能否成为小红书的出路?
“小红书不是一家电商公司,而是一个游乐场”,小红书的联合创始人瞿芳2017年接受采访时,曾对小红书下过这样的定义。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种草便是小红书留给外界最深的印象,小红书的盈利模式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小红书2020年来自广告的收入占到总营收的80%。然而,占比高达八成的广告业务却藏有一定的隐忧,这意味着小红书对于广告这一业务过于依赖,一旦广告业务遇阻,小红书的商业模式便会受到很大打击。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广告收入能更稳妥地揣进自己的腰包,小红书在2021年将品牌合作平台全面升级为“蒲公英”平台,并要求所有广告需通过该平台进行交易。据业内人士透露,小红书会向品牌及创作者分别抽取10%的佣金,而与之对应的是,B站、抖音等平台的抽佣比例约为5%至7%。因此过高的抽佣比例,让不少创作者和品牌选择“私下交易”。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