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靶心不是美团,而是腾讯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也许,阿里内心有所期待,有一个软件可以成为下一个超级APP,不让微信一家独大。
抖音,距离微信,又近了一步,与饿了么的合作,让属于它的九宫格时代,正在逐渐成型。
今时今日,已经不能用短视频APP来描述抖音了,它正在变得无所不能,它现在的内容已经包含衣食住行等等所有生活所需,现在缺的就是最后打通履约环节。 饿了么和抖音,在上周末完成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合作,于是所有人的眼光都投向了美团。 双方合作尚未有细节披露,在电商层面存在竞争关系的阿里和字节,如何在本地生活板块形成联盟,尚需要时间观察。 合作的表象背后,亦有更深层次含义。 目前,中国互联网流量割据的格局,腾讯掌握了微信这个社交的流量池,字节掌握了抖音这个内容的流量池,阿里、百度、美团、京东、拼多多等公司也有自己的流量池,但是从用户时长上来看,与腾讯字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家都有巨大流量“饥渴”。 腾讯的流量池,可以对百度等大厂开放,但并不对字节和阿里开放使用,想要流量就只能去别的地方想办法,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中国市场,腾讯这里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就是字节和阿里,一家拥有强大的流量,一家拥有完备的生态。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虽然字节与阿里在电商领域也有竞争,但是在更多的地方却可以选择合作,本地生活服务对于阿里和字节来说,都不是最核心的业务,从这里开始这种合作或是最佳选择。 抖音正在努力再造一个类似微信的生态聚合平台,阿里也许也非常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01- 饿了么与抖音互相需要 饿了么与抖音的合作,突然在上周五官宣。
合作是双方需求的互补。手握流量却缺乏线下交付能力的抖音,和拥有完善线下交付能力却陷入流量焦虑的饿了么,各自都希望在合作中满足诉求,从这点来说,双方合作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对饿了么来说,它的敌人是美团,如何追赶美团,是其战略使命。目前两者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2022年美团及其产业链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美团市场份额逼近70%,营收是饿了么3倍。此外,美团以1.5倍的骑手数,实现超饿了么2倍的市场份额。 对于背靠阿里的饿了么来说,它和美团的差距,核心绝对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流量,毕竟流量对于阿里来说,也是稀缺资源。目前,美团已经完成了流量池的打造,作为微信九宫格的成员之一,美团早已从微信这一超级平台赚到稳定的流量支持。 如果用传统打法抢占市场,饿了么很难完成“翻身仗”。但是与抖音合作,通过内容形式导入流量,把抖音探店(到店)模式复制在外卖以及进场电商上,还是颇值得市场期待。 其次,对于抖音来说,借助第三方完善本地生活服务,是其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砝码。 2021年底,多家媒体报道,字节旗下抖音的收入已停止增长。面对以广告为核心的业绩天花板,抖音必须在尾端的交易,加强自己的存在感,于是今年抖音开始加大电商力度,而本地生活也是侧重点之一。 仅以外卖业务为例,2021年,抖音曾内测过“心动外卖”服务,并与喜茶、肯德基等知名餐饮品牌合作,随后却草草收尾。今年7月,抖音推出“团购配送”功能,再战外卖市场。 抖音生活服务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考虑到商家和用户的实际需求,也为了更好地保障用户体验,尝试为部分需求迫切的商家开放团购商品的配送服务,目前该项目还在探索阶段。” 但是本地生活与电商不同的是,模式更重,中国电商第三方配套已经很完善,抖音拿来就可以用,但是本地生活是需要地推和骑手来支持的,求快的抖音,干脆直接跳过了探索阶段,选择了与饿了么联手。 或许在抖音内部预判,这应该是其进入外卖市场的最优路径。 而且,擅长“轻资产”的抖音,没有玩转“重资产”的基因,选择第三方合作是必然。 事实上,抖音曾尝试大面积招聘人员,做外卖和本地生活,但结果都不理想,并放缓了脚步。因为,这个生意需要大量的地推,做“重模式”并非是字节的强项,且面对长坡厚雪的赛道,抖音也并没有耐心等待,索性选择成熟的供应商(饿了么)来合作。 如果抖音要自己下场去做本地生活,那么骑手这个严肃的问题就会摆在台面,美团至今都还在为骑手管理以及社保等问题头疼,抖音不可能自己去找这个麻烦。 最后,双方合作的基础,是目前国内市场的标的稀缺现状。 此前,微信通过战略投资,完成了对衣、食、住、行各头部赛道企业的投资,让他们共同入驻微信,形成微信生态。 抖音现在也想拥有自己的“九宫格”。但是核心是,目前市面上已经没有多少标的可供抖音选择了,每个赛道的头部玩家都被腾讯投资了,第二三名基本也在阿里手中,放眼整个中国,抖音似乎除了跟阿里合作,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02-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