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翻车!京东11.11商家大会,怎么成了中小商家吐槽大会(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为啥会出现这样的剪刀差现象呢?
归根结底,对于小商家来说,当平台的纾困政策并没有实质性作用的时候,大促玩法再热闹,中小商家也只能陪跑,成为繁荣数据里面的沉默组成部分。
因为,对于中小商家来说,大促活动是必须要参加的,一来,这样才能保证大促期间店铺的流量不会被完全截断,可以与同类商家竞争;二来,为了得到后期平台的流量扶持,也要积极响应了平台的活动。
但报了活动之后,就必须得配合京东的各种促销,并且自己承担大部分的活动促销让利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商家想要赚钱,要么就先涨价,再降价;要么就偷工减料,节省成本......但这样一来,口碑就砸了。
所以,很多时候,中小商家只能硬着头皮,赔钱赚吆喝。也就有了京东中小商家吐槽的营收与利润的剪刀差现象。
入仓卖不动,不入仓更卖不动
京东入仓和不入仓的区别,对于商家来说,是客户体验和运营成本的权衡。
京东入仓的话,可以打京东物流标,增加商品的权重,促进成交转化,同时物流速度和时效性能得到保障,提升购物体验。并且,有些活动是带有京东物流标志的商品才可以参加。
但问题是,商家承担相应的物流和仓储的费用,这也就要求商家的流转率必须快,不然会额外承担很多仓储费用。
不入仓的话,就是商家自己选择第三方物流自行发货。但基于京东物流的时效性,大部分京东消费者都会倾向于选择带有京东物流标识的商品,这也就会导致部分不入仓的商家,没法出现在消费者的眼前。
这样的选择对于中小商家来说看似是自由的,但实际也是有苦难言。
选择入仓吧,如果周转率不高,等于是给京东物流打工了;不入仓吧,可能在消费者购物的第一步,就通过京东物流这一个筛选选项,被屏蔽在视线外了。
输血式营销工具,有流量没“留量”
今年618前夕,京东APP已经经历了一轮升级,首页流量资源,配套营销工具都将焕新升级。
此次京东11.11商家大会上,京东方面也表示,继续升级开放,为商家提供全场域流量服务、全链路成长服务、全渠道商业机会。让商家感受到,在京东做生意流量更容易、模式更丰富、服务更完善、经营更轻松。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在京东开店最能获得确定性的增长。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8月31日,江苏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CAR-121部《航空承运
3C电商2022-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