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音助手到智能芯片,手机人工智能的“三级跳”(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类似的功能被越来越多地运用,比如华为EMUI系统中内嵌的Machine Learning人工智能系统,就具备智能行为预测、智能资源调度等能力,也基于此,华为曾提出“18个月不卡顿”的宣传语。以此类推,vivo在今年X20发布时也提出了智慧引擎的概念。
不过诸如Flyme 6、EMUI或者vivo的智慧引擎依然只是提及将人工智能引入系统。而Magic Live则做出了最大胆的尝试。
2016年12月,赵明在深圳发布了荣耀Magic。这部手机在外观上采用8曲面机身设计,即便放到现在也是非常创新的ID设计,不过这并不是这部手机的重点。即便发布将近一年,荣耀Magic所搭载的Magic Live系统的思维依然远远超过友商,甚至Magic Live的一些运用正在逐渐转接到华为EMUI系统当中。

(荣耀Magic)
华为轮值主席CEO徐直军认为,搭载Magic Live的荣耀Magic是一部“IntelligentPhone”——“智慧手机”,与此前的智能手机——Smartphone有着代际般的差别。两者的区别是,Smartphone是在试图存储信息,提供互联网应用链接的平台,而IntelligentPhone则是通过对用户行为的感知和理解,主动为用户提供进一步的服务。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成为了系统的本身,而不再是一种手段。

(今年GMIC大会上,荣耀总裁赵明称荣耀Magic为第一款人工智能手机)
Magic Live系统中的人工智能要解决的是,将更多的功能协同起来,并且能够根据使用者进行深度学习加以定制。换句话说,Magic Live希望手机有自己的判断与思维,用户只需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余的就交给手机来完成。这也为用户提供了完全不同、更具未来感的使用体验。就像今年10月徐直军所说那样:“智能手机演变成为一个懂我、感知我、主动响应我、提醒我的智慧手机就成为必然。”
举个发布会上就提及的案例。区别于其他手机的简单提醒,通过人工智能加持,荣耀Magic的智慧引擎具备了全局信息的“思考”能力。比如,当你通过QQ跟好友聊到电影时,Magic Live系统会推荐热门电影,通过Magic手机可以直接订电影票。当你到达电影院后,手机主动展现已定电影票的取票码。

(通过更丰富的传感器,Magic Live 能够实现的部分功能,此时硬件层面的先行已经对AI应用的落地形成了影响)
这种机器主导选择与推荐,自动感知使用场景的应用显然会是人工智能系统应该具备的特征。可以说的是,Magic Live的尝试让人工智能在系统中的综合应用显性了起来。当然,对于人工智能系统的形态及功能,乃至实现途径,业界依然有着巨大的讨论空间。
这里依然需要多说一句苹果的iOS。从iOS 10开始,苹果就已经开始在系统中深度整合人工智能。iOS 10的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可以在十分之一秒的时间里进行110亿次计算,不仅能辨别出每张照片里的人是谁,甚至能辨识出他们的情绪如何。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