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铃:标榜“大开放”的移动互联网,真开放的也许只剩下搜索了(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这固然没错,但事实上,搜索平台做小程序恰恰也是过去那种开放共享的进一步深化:以往的搜索,只是针对信息检索的“内容”开放共享,解决用户在网上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找个新闻、学个知识点),现在,小程序的出现,意味着百度开始尝试进行“实现”层面的开放共享,解决那些在检索之外需要额外实现的服务问题(例如检索旅游套餐,同时还需要预订)。
“内容”+“实现”两个层面的开放,让百度的搜索形成了闭环,把用户关于搜索的所有需求一网打尽。这是移动互联网给予搜索的重要机会,也是搜索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开放共享的动作——百度的智能小程本身就相对微信、支付宝更为开放,除了合作伙伴开放,甚至支持小程序本身的跨平台移植。
总而言之,搜索“开放”的本质从未发生变化,百度的问题在于开放基础上设定的搜索规则。
作为曾经和当下的巨头,百度围绕搜索进行的开放共享动作越来越多,其生态涵盖信息流、短视频、小程序、金融、生活服务等一系列产品。“百度系”产品本身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搜索“标的”,稍稍利用规则突出自家产品,把开放共享导向“自认为”更好的目标(百家号的内容质量建设近年来投入了大量资源,如与人民日报就有过合作,这可能给予了百度某种自信),从百度的角度看并非无法理解。
只不过,对众人而言,尽管百家号内容在这次事件中只占10%的比例,但“从未有过”的经验,让这种规则设置显得过分突出百度自己了。
这种规则的设定,是百度执行层面的运营失误,且可以轻而易举纠正,从不影响搜索的开放共享大格局。
人人都抓入口、无人来填搜索的坑,大封闭时代可能就在眼前
如果所有人都去抓“入口”,搜索这种形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彻底消亡,其带来的可能会是一个大封闭时代。
在搜索盛行时,用户是自由的,有个统一的名字“网民”,没有差异的身份,恰恰是自由、开放互联网精神的体现。
现在,不知不觉中,“网民”这个概念正在消亡,某某APP用户的说法成为主流。人们可以是抖音、快手用户,就是不再是“网民”了。APP们把用户划分了群类,如同阶级一般互怼,产品之间沟壑纵横,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去强调“隔离”。
用户就这样被圈住和定义,所谓的开放共享其实早早开始消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放,变成了所有人都可以使用X产品,而不是所有产品为所有人自由开放——这恰恰是搜索在做的。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在创业的路上,大家更多需要向内求,要让自己的本事能够配得上自己的情怀,
互联网+202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