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互联网无法续命,产业互联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文/孟永辉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同样是大家都在关心的问题。 在我看来,所谓的消费互联网其实是“拍脑袋”,而产业互联网则是“用脑袋”。 虽然都是“脑袋”,但是,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拍脑袋”主要是指,我们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其实是通过企业自身对于市场的判断得出的,有一厢情愿的味道。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用脑袋”主要是指,我们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其实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AI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赋能来实现的,以供求关系的平衡为导向。
可能有人会说,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拍脑袋”并没有任何益处,仅仅只是传统时代的延续。细细想来,的确如此,所谓的消费互联网其实就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改变了传统时代的供求对接方式而已,产品和服务本身并未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正是因为如此,当互联网平台无法尽可能多地撮合用户的时候,消费互联网时代必然落幕。这其实是消费互联网转型升级的根本原因所在。
01
无论是头部的互联网巨头,还是新生的玩家,几乎都在调整以撮合和中介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而通过更加深度地介入到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来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这是一个以“新”为主打的时代,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物流等诸多新的概念其实都是在产业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虽然在叫法上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物流、电商并没有太多区别,而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却有着天壤之别,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把两者归结为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 消费互联网改造的是C端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而产业互联网改造的则是行业的生产方式和行为。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消费互联网其实依然是传统时代的延续,只不过它用互联网的方式给传统行业进行了续命而已。
传统行业得到续命的前提是流量的红利,即互联网平台可以有足够多的用户去撮合和中介。一旦流量红利不再,互联网平台便无法再给行业续命,一切都将回归产业本身。于是,产业互联网时代开始来临。
同消费互联网仅仅只是一味地撮合和中介不同,产业互联网更加关注的是对于行业的深度改造。即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来赢得用户,实现供求关系的再度平衡。 如何改变呢?还是要回归到新技术本身。只有借助新技术,才能让传统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和供应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再附之以产品设计和研发上的创新,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改变。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