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菜鸟CTO聊了一上午,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产业互联网”应该怎么做(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上面提到的都是很成熟的技术;在新兴技术方面,RFID是一个典型案例。在理论上,在库房等复杂场景,基于RFID的电子标签能够大大提高物流效率:试想一下,工作人员不必把包裹有码的一面翻出来逐个扫描,而是可以批量读取电子标签,那该是何等方便?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成本较高、容易受周边环境影响、准确率不足,RFID一直未能在物流中得到广泛应用。直到最近几年,菜鸟与平头哥合作,对RFID技术进行了包括芯片、标签、天线、读写器、软件算法在内的全面改造,并于2022年开始应用于食品行业的标杆企业——徐福记,取得了99.9%以上的识别准确率。
往小里说,RFID若能得到全面应用,那无异于电子运单普及之后,物流行业的又一次革新;往大里说,RFID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其每个环节的设计和生产都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就拿芯片来说,菜鸟已经与平头哥合作完成了第一代RFID芯片的留片,目前正在进行第二代芯片的研发。这就是从具体应用场景出发,逐渐深入基础研发的一个很好的实践。
在现实中,科技进步其实是一个从“刚刚好”走向更好的过程;本阶段的“更好”,可能就是下一个阶段的“刚刚好”。例如自动驾驶,是一种很新奇、很吸引外界目光的“硬科技”;开放道路自动驾驶更是被视为AI技术“皇冠上的明珠”。正因为其复杂度太高,就连谷歌孵化的Waymo等明星自动驾驶项目,至今也未能广泛应用。如果贸然在物流中推广自动驾驶,就算能通过监管审核,对物流企业的吸引力也很有限。但是,在最后一公里的低速场景应用自动驾驶,就有可能扬长避短、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看到,在疫情期间,菜鸟在校园场景推广了无人车配送,因为这是现阶段的“刚刚好”;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向下一个“刚刚好”的技术水平进步,直到实现开放道路无人配送。
2023年,我们正式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一方面,实体经济需要数字经济的赋能,提高数字化水平,才能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普遍存在“降本增效”的期望。这就对产业互联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满足企业业务创新的需求,又要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可能有人认为这样的要求太复杂、太难满足,但这正是产业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物流行业为产业互联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从近二十年前淘宝成立、通达系诞生,到2013年菜鸟诞生,再到今天,行业数字化水平一直在稳定提升。以前每次“双11”大促都会爆仓,最近几年就不会了;以前没有办法实时追踪包裹状态,现在可以了。然而,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历程还远远没有走完,而且数字化之后还有智能化。一个物流行业就有这么多、这么复杂的需求,整个实体经济的数百个行业加起来,对产业互联网的需求又是何等强劲?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