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革(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业务总经理刘松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消费互联网的高速增长期即将过去,下一波红利将来自于仍未爆发的产业互联网,而这将会是一个比消费互联网庞大得多的巨量市场。“产业互联网的体量可能会是消费互联网的100倍。”他说。
资本转向烧钱终结
资本开始率先转向。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投资机构普遍出手越来越谨慎,2019年前三季度投资金额4314.10亿元,同比下降53.7%;共涉及5461起投资案例,同比下降36.9%。
曾经的超级独角兽WeWork遭遇IPO滑铁卢,估值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从470亿美元一路掉落至70亿美元;曾经梦想成为第二个拼多多的淘集集,由于资本不再支持其激进的补贴和营销投入,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这些事件背后,其实都反映着资本走向的改变。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过去一年中采访了不少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一个非常集中的共识就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从关注模式创新转向关注技术创新,而且是硬科技创新,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增加对to B类型公司的关注。
毕竟过去10年,绝大部分赚钱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依靠商业模式的创新,依靠人口红利和资本助推,短时间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成长和商业回报,成为超级独角兽;但烧钱补贴“买”用户和“买”流量的打法显然不适用于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要比拼的则是实打实的硬核科技实力。
当然,这也意味着下一个10年里,可能很难再有“一夜爆红”的传奇,因为一项核心技术的积累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但一旦成功,就会形成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华为今天的成功和应对美国封锁后的反应是非常好的例证。
to B类型的公司在美国占据了整个科技产业的一半,而在中国科技圈却基本找不到。美国to C类型的成功企业几乎都有中国拥趸,但在to B领域,像SAP、Salesforce、Workday、Oracle这些非常成功的公司,却没有做起来的“中国版本”,甚至都没有人去做。
产业互联网能够帮助各行各业进行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革,已达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流程目的。制造、金融、医疗、汽车、物流、通讯、交通、城市管理、政府服务……这些都是市场需求巨大的行业领域,投资和创业的机会都非常诱人。
BATJ都有新计划
产业互联网机会大把,激动人心,但它进入和深耕的难度确实要远远大于消费互联网。目前,大部分创业者更多还是在产业互联网门前徘徊,不过,实力强劲的巨头公司已经开始率先布局。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从供求关系分析,社会供给和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计划经济 / 供给不足到产
互联网+2023-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