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技术经验 > 正文

技术管理的需要关注哪几方面?

2022-07-01 13:34来源:未知编辑:大白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管理规划:“敢问路在何方?”

管理规划对于技术管理者来说,非常之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技术管理者往往需面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事情,特别是有很多救火类的工作。但在忙乱之余,是不是有一个“全盘规划”的指引,清不清楚把团队带往何方,这才是不同leader领导水平的差距所在。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是一种“问题驱动型思维”。而今天我们所谈论的"管理规划",就是要回答"把团队带往何方"的这个方向性问题。通过理清未来的发展来理顺当前问题的带团队思路,称之为“规划驱动型思维”。

1、职能

在我们开始管理规划之初,首先要弄清楚就是“这是一支背负着什么样职责和使命的团队”。在明确之后,才能决定了你需要设定什么样的工作目标,并通过哪些要素来衡量你的目标;决定了你需要什么样的人加入你的团队,以及需要多少;还决定了你选择什么样手段,投入什么样的资源来完成工作。这个问题是如此重要,可将其作为管理规划的第一个要素,称之为团队“职能”;这是管理工作的起点。

(1)职能层次

团队职能可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的职责和升华的使命。前者解决的是团队生存问题,后者解决的是团队发展问题。

职责。是团队职能的下限,即至少要完成的工作。如果这些职责都搞不定,意味着团队的基本价值都不能体现。一般来说,团队的基本职责,是由上级给定的,上级在把这个团队交给你负责的时候,已经给你提了期待,只不过有的上级会明确交代,而有的上级默认你很清楚。所以,你无论如何都需要弄清楚团队的基本职责,否则肯定会失职。

使命。是团队职能的上限,即,如果我们团队做得好,就能承担更大的职责,体现出更大的价值。使命达成后的愿景,常常是令人期待和憧憬的。使命愿景常常是团队leader自己的规划和设想。上级一般不会作出这样的要求,最多就是提一下期待,团队做不到也不会认为是团队失职。

(2)设定职能方法

①收集信息。可从多角度收集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上级、同级和下级。对上级而言,需关注上级对团队的期待和要求,特别是用什么维度来衡量团队工作。团队的初始定位和基本职责,一般都是上级直接给定的。同级,则需关注与兄弟部门的职能边界,做好无缝衔接、共同发展。下级则可与大家讨论对团队工作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这也可为后续的沟通做好铺垫。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管理者本身对工作的理解、期许。

②提炼和升华。团队的职责和使命,不能只停留在leader的脑海中,为了方便记忆和传播,则必须从上述信息中进行提炼和升华。提炼和升华有三个要点:

职责的提炼。基于上级的期待和要求,以及你对业务核心价值的理解,最好用上级和团队成员、兄弟部门都易于理解的语言,对职责进行简短化提炼,并尽可能长时间稳定下来。

使命的升华。基于基本职责,寻找团队对于部门和公司的独特价值,并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设定自己的期待。要注意使用基于“结果”的描述,而非基于“过程”的描述,基于结果的描述会更有使命感。

确定衡量维度。一般来说,团队的职责和使命决定了衡量的维度,但是如果有明确的关于衡量维度的说法,会让员工对职责和使命有更深刻的理解。需要根据自己团队的职能,向员工明确传递,什么指标维度对团队是最重要的。

③确认和主张。提炼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确认和主张。确认主要是和自己的上级确认,得到上级的认同和支持后,就可以向团队内外进行主张了。主张的过程,就是一个长期宣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也是团队的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目标

在明确了团队职能后,下一步就是确定目标。类别前面的比喻,就是需要明确要去的目的地在哪里,才能评估需要什么样的马、多少匹,以及有哪些路线可以选择。这个关于"目的地在哪里"的问题,是管理规划的第二个要素,称为“目标”。

(1)设定目标意义

问题明确的目标,对于技术团队管理非常具有意义。

目标设定,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明确的目标可以让你把资源投注在有效的方向上,从“该做什么”去调配资源,而不是“能干什么”。

清晰明确的目标可以凝聚团队成员的力量,让大家劲往一处使,提升团队凝聚力。大家因为相同的目标而并肩作战,在一起取得成就的过程中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情”,这对凝聚力有莫大帮助。

清晰的目标,还是执行力的必要要素。回想一下,有多少工作是因为目标不够清晰,而最终有始无终。

清晰的目标还能提升判断力。当面对某个突发状况快速决策,你非常清晰想要的是什么。

清晰的目标本身就是激励,当员工很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方向感很清晰的时候,他们更容易进入一种投入度非常高,沉浸其中、物我两忘的工作状态。

(2)目标设定原则

目标的设定,可遵从SMART原则。

Specific - 明确性。把目标设定到可以衡量的程度,就叫做明确了。常见的误区是,只做过程化描述,而没有结果。因此,面对这类问题和挑战的钥匙叫做“结果导向的描述”。

Measurable - 可衡量性。跟明确性紧密相关。在具体实施上,可参考有量化指标的KPI,或者目标导向的OKR形式。

Attainable - 可达性。标准上,不能定一个完全实现不了的很高的目标,也不能定一个不需要努力就能实现的很低的目标。定义一个有挑战且努力能达到的目标,才是恰当的。

Relevant - 相关性。对于技术团队来说很难跑偏,因为技术这个角色决定了其工作内容必定是和上、下游及上级目标相关联的。

Time-bound - 时限性。所有的目标都是基于一定时限的,缺少时间限制的目标没有意义。

3、团队

针对团队,可以从多个视角来看待。

(1)根据团队目标去梳理团队

作为管理规划的一部分,团队规划是管理者必须重点考量问题。这里需要去设定”团队目标”,即在某个时间点,团队发展成什么状态。有如下衡量指标:

团队的规模。也就是你团队有多少人,这其中要理清楚有多少人是现有的,有多少人是接下来要新增的,即实际人数和预算人数,加起来就是你规划的团队总规模。

团队的分工。即,你的团队都负责哪些业务,每个业务配置了多少人力,以及这些人员都如何分工,人力分布和业务目标是否匹配等。

团队的梯队。一个团队的梯队情况代表了团队的成熟度和复原力。梯队成熟的团队,不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核心人员离职)就随便垮掉。复原力强的团队只是短暂影响部分业务进展,但是不会伤筋动骨、元气大伤,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2)从资源角度来审视团队

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里,技术团队往往是最昂贵的资源和成本。作为一个管理者,在盘点自己当前人力和预算人力的时候,需要有成本意识,要考虑投入这么多资源和成本是否值得,是否合理。其实,即便你不考虑这个问题,你的上级也会考虑,所以,你预算人力的时候,最好能给出十分充分的理由。

(3)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梯队规划

对团队的盘点,还需要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即,到下一个时间节点,你需要重点培养出哪些人,给他们什么样的平台和空间,以及你有能力提供给他们什么指导和支持,期待他们能够胜任什么职能和角色。

4、路径

在选择路径之前,需先考虑一个重要因素-资源。脱离资源评估的路径选择是没有意义的。

(1)资源评估

这里所提到的资源,不仅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人、才、物”,还包括其他一些容易忽略的因素。

人。最为常见的资源,为参与到项目的人员。

财/物。一般也是围绕着团队的人员来说的。

时间。最容易忽视的一类资源,时间长短直接影响人的投入。这里需要参考上级的预期,及你个人的客观分析,需要综合你对紧急重要程度的理解做出判断。

信息。是另外一个常被忽视的资源。有的时候,你需要更多的公司内外的信息,你的工作如果需要特殊的信息和数据,需要提前和上级沟通,寻求必要的支持。

权限。是否需要获得某些权限,作为资源投入。比如获得绩效评估的权限,以此来掌握人员激励的手段等。

(2)路径评估

站在管理者视角上,就需要评估一段时间内的产出效率。完成一项工作,原来还有很多的手段可以选择。对于你来说,不同的方案意味着着多大程度的成本呢,可以尝试使用如下评估表。把你认为的“大”“中”“小”填入下表中。这个表格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让你去评估每一种方案的成本大小,而在于扩展你的管理思路,看到解决问题手段的多样性,避免思路过于单一,就达到目的了。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期待之下,不同的管理者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同时也意味着不同的成本。

对于自研来说,由于靠自己团队的力量,资金开销比较低,维护成本也可控;而由于需要边学边做,时间成本会比较高。

对于招聘来说,不确定性比较高,招聘顺利固然好,但招聘不顺则时间完全不可预期,整体上时间成本比较高。

对于借调来说,如果能借调到合适的人,各方面的成本是最低的,但是需要这个事情足够重要才能获得支持。

对于跨部门合作来说,项目推进的可控性取决于合作情况,这里最大的风险就是合作成本能否控制住。

对于外包来说,时间和资金成本一般都可控,用来做尝试性项目或者demo是比较合理的。但如果是长期的任务,你会发现外包的解决方案可维护性比较差,迁移和替换的成本会比较高。

采购云服务,对于中小公司来说,其实是很好的解决方案,对人才成本、维护成本、时间成本,都可以降得很低,特别适合初创公司,所以你看业内的云服务层出不穷,确实有价值。

商业方案,是时间成本很低,资金成本略高的一种方案。在应急的情况下,或者是公司非核心业务的场景下,这倒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案。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相关推荐
工作业绩,学术成果必须同时具备吗 工作业绩,学术成果必须同时具备吗

业绩要求; 论文及著作方面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在公开发行的本专业学术刊物

技术经验2022-07-02

技术管理的概念 技术管理的概念

技术通常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总结发展起来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

技术经验2022-07-01

如何保护核心技术? 如何保护核心技术?

一般有两种方法: 1.形成多份专利文件,构成专利池,全面保护这门技术,具体

技术经验2022-07-01

华为开创了5G时代,掌握着核心技术,会凌驾于四大通讯运营商之上吗? 华为开创了5G时代,掌握着核心技术,会凌驾于四大通讯运营商之上吗?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非常明显的是通信业的外行提出的

技术经验2022-06-30

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

要想提高企业核心技术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接下来我就针对这一问题来说一

技术经验2022-06-30

格力作为国内一流的空调企业,正如董明珠和广告所说的掌握真正的核心科技吗? 格力作为国内一流的空调企业,正如董明珠和广告所说的掌握真正的核心科技吗?

这几日我在回答一个关于格力广告语“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问题时,发现评

技术经验202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