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农村经济发展根本在哪里?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还是两条道路,社会主义道和资本主义道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定不移的走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提高全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简而言之,有以下几点:
一,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不平衡,城市的发展突飞猛进,而农村的发展就像鸟龟爬行一样,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赶不上工业,仿佛就像是龟兔在赛跑,这是人们一切向钱看,像经济利益上看造成的。发展应该是工农并举,城乡并举,轰轰烈烈地把农业搞上去。
因为只有粮食才能保证人的生存,才能保证国家各项事的正常发展,如果农业不稳,其他的方面也免谈,国家也不可能真正强大。而且长期依赖进口也不是一个好办法,到一定时候有极大可能靠不住,因此,哪怕是亏本的买卖也要坚持自力更生,再有多大的困难也要把农业搞上去。
二,单干是发展农业的一大障碍,发展农业改变农村,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民单干不是好办法。必须搞集体化,土地集中使用,才能充分发挥机械化功能,同时要因制宜,做到农、林、牧、副、渔、工等的全方位展开,并从实际出发,再不要范一刀切的错误。
三,学校教育的城填化,城乡教育完全失调,是形成农民不得不把孩子送进城区,这也是大批农民入城和外出打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农村的孩子一当入城,也将变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少爷,农村再没见到具有相当知识文化的文化人他们愿意回到农村为农村的发展做贡献了。
由于工厂的改制,农村生产队的解散,在校学生连学工学农的机会就没有了,学校还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吗?如今为啥不少的青年人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发愁,甚至是选择躺平,不是因为他们不愿工作,而是因为他们对许多带体力劳动性质的工作确实胜任不了。
四,由于粮食在眼下的不紧缺,到处都能买到,而且价格也不太贵,因此种粮不如买粮,种地不如打工挣钱,占了农民思想的主导地位,加上城里人的享受又高于农村,因此他们极力地向往着城市,要彻底地改变人生;不但要改变自己,而且还要改变子孙后代。这就是农民宁愿抛下土地背井离乡,拼命外出打工挣钱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不稳定甚至造成无人村的主要原因。
要改变上述,必须下极大的功夫,甚至是当代人无力完全解决的事。
我的分析就到此,还有没提到的,请阅读后的友友们加以补充。
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市场经济本质就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游戏——穷人与富人在同样的条件下竞争,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放任贫富分化加剧,最要命的是导致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大部分财富被少数人拿走了,而消费主力军却大多数没钱消费。
1930年席卷全球的大萧条中,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入下水道,也不愿施舍给穷人——背后就是市场经济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
那么,该如何解决?
第一,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市场,政府创造需求弥补缺口——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刺激消费政策、企业减负措施等等,但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
第二,社会主义——政府强行对市场经济分配原则进行纠正,通过对富裕人群征收高额税赋等方式,再以福利的方式分配给中低层人群。这才是治标治本的最佳方案。
不要以为资本主义社会就没有社会主义,例如:罗斯福推出的《完全就业法案》就有一条:
“所有的美国人,天生就有获得工作的权利,美国政府有义务确保每个人都有工作,如果私企做不到,政府需要直接创造工作岗位”。
在19世纪50年代时期,美国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竟然高达90%,这种财富分配规律被政府强行纠偏,所以,美国经济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欣欣向荣,80年代初期,美国中产阶级人群达到巅峰。
80年代后,美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富裕人群与资本越来越“友好”,导致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到了川普执政时期,可以看到美国明显的分裂,最本质的还是因为政府干预不足,导致的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
经济的本质是——物质。不管哪个朝代,怎么运行,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