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世界经济最终靠什么推动?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笔者是一名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领导项目的带动,那么未来我们的经济主要靠什么什么推动呢,主要以下几个领域可以借鉴。
第一,金融,经过了近些年的不断努力,金融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支柱产业,随着金融服务实体的不断完善,二者将更紧密结合,金融将在未来三十年里取得更大的发展。
第二,基建,基建在这30年间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也将不断完善。河道湖泊建设,城际铁路,港口建设,地下管网,城市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都将成为未来带动经济的新动力。
第三,数字时代,随着5G时代的来临,我们的生活将会产生长足的变化,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时代,将带动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都将增加全社会的生产力。进而大幅推动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的动力有哪些?除了投资,出口,消费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理论中,索洛增长模型的研究打破了 “ 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 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的新见解,揭示出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本世纪30年代,熊彼特扩展了创新的概念,认为技术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因此“创新”是经济增长函数的重要因子。
数字统计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达70%以上,达到知识经济时代。而我国80年到9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6.5%,资本的贡献率却高达75.7%。两者相差甚远。由于资源瓶颈和资本增长的有限性,如果没有科技贡献率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仍凭着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将难以实现翻两番的目标。研究与发展( R&D )的经费投入是保证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基础,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国经济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全国2800家大型企业中,75%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50%的企业一年都不开展一次创新活动。另据统计,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而根据国际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是很难长期生存的,比例为2%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比例达到5%的企业才有竞争力。同时据报道,2004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50%以上的转化率。因此,我国经济主体如何提升创新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就是在此背景出台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第七位,但在许多领域仍然缺乏核心竞争力,最终造成一种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从实际情况看,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已受到资源瓶颈的制约。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变。
《纲要》确定了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从中选择68项优先主题进行重点安排。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投资,装备制造业、能源与环境、医药与生物工程,农业与生活质量将成为持续性的主题投资。对《纲要》中涉及的医药、农业、食品业、计算机、电力设备、煤炭、有色金属、通信、交通运输、化工、制造业、汽车业等十二个行业的相关内容要重点研究,其中所涉及的重点内容将成为长期的投资机会。
显而易见的,自主创新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宗旨、将贯穿始终,中国经济发展将真正开始具有新的增长动力。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