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技术经验 > 正文

有人说互联网行业的冬天来了,你怎么看?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2022-07-23 16:28来源:未知编辑:时寒峰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网民数量和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全球信息传输的时间,大大便捷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国网民数量也快速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较2020年12月新增网民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较2020年12月提升2.6个百分点。

互联网进一步向老年群体渗透

从年龄结构来看,截至2021年12月,20-29岁、30-39岁、40-4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3%、19.9%和18.4%,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12月的26.3%提升至26.8%。

具体看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网民规模变化,2017年以来,在我国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占网民整体的比例达11.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互联网普及率达43.2%。可见互联网在老年群体中进一步渗透。

政策支持下,老年网民独立上网能力显著提升

老年网民群体的快速增长以及互联网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主要还是离不开政府对互联网适老化改革的政策支持。截至2021年12月,工信部及相关部门发布了包括《关于进一步抓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实施工作的通知》、《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评测体系》等相关推动互联网行业适老化改革的相关政策,从互联网使用感、体验感、服务资费和应用成本等多个方面鼓励行业适老化改革。

在政策的扶持下,目前一方面我国老年网民数量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我国老年群体独立使用互联网应用的能力也显著提高。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能够独立完成出示健康码/行程卡、购买生活用品、查找信息等日常网络活动的老年网民相对较多,占比分别为69.7%、52.1%及46.2%;尽管如此在叫车、订票、挂号等相对较为复杂的网络活动种,能够独立完成的老年网民还是相对较少的,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的来看,我国网民数量也快速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其中,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占网民整体的比例达11.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互联网普及率达43.2%,可见互联网在老年群体中进一步渗透。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对互联网适老化改革的政策支持,在政策支持下,大部分老年人独立使用日常互联网应用的能力也显著提高,但对于部分较为复杂的应用,能够独立完成的老人占比还是较少的。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有人欢喜,有人忧

做的好的越来越好,不行的也就会压下来

正是一个分水的时候

避其锋芒,灵活应变,积极应对

无线充电技术未来趋势如何?

如今随着手机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厂商们为了增强自家产品的竞争力,往往则会公布一些前瞻性的技术。例如小米方面在此前已经将新旗舰小米10系列的无线充电功率提升至30W之后,日前公布了新的无线闪充技术,高达40W的无线充电+MI-FC闪充技术,而在其所公布的测试结果中显示,这一无线充电技术充满4000mAh电池仅需40钟。

无独有偶,就在数天前vivo方面推出的新款概念机APEX 2020上,更是实现了挑战行业天花板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60W无线超快闪充,并且做到了兼顾电池容量与机身空间,只需20分钟即可充满2000mAh电池。事实上无论是小米还是vivo日前公布的无线快充技术,其实已经达到了目前市场上主流智能手机的有线快充水准。

不知不觉之间,有着多年历史的无线充电技术,如今在智能手机上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自三星方面从Galaxy Note5和Galaxy S6上开始支持无线充电以来,苹果方面在2017年秋季推出的iPhone X和iPhone 8系列上也加入了这一功能,而随着这个全球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涉足,无线充电如今几乎已经成为了高端机型的标配。

根据小米集团副总裁常程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公布的信息显示,小米方面自2018年3月首发7.5W无线快充,同年10月首发10W无线快充,2019年2月首发20W无线快充,并在2019年9月首发30W无线快充。而随着小米和vivo刚刚推出的40W和60W无线快充技术,其充电功率也已经在不断向有线快充看齐。

众所周知,业界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无线充电方案,其实就是电路设计简单,并且成本相对较低的电磁感应式。根本原理就是发射端即充电板发生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引起周围磁场变化,然后对附近的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在接收端产生电流。

而制约无线充电速度的关键,则是能量转化效率的问题。在电磁感应模型中,电能转换磁场能,再由磁场能变为电能的过程必然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并且由于比有线充电多了感应线圈这个“中间商”之后,能量转化率也将有着大幅的降低。

自从有线快充功率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之后,如今业界中的有线快充主要有高通QC所代表的高压快充方案,以及OPPO VOOC闪充所代表的低压大电流方案两大流派。而少了线缆的无线充电必然不可能使用低压大电流方案,因此高压快充也就随之成为了首选,事实上在小米公布的40W无线快充演示视频中显示,其充电电压达到了18V,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但高压快充方案在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量,则会要远胜于低压大电流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在夏天环境温度高的时候,手机的无线充电功率基本达不到厂商标称值,而在冬天,则明显充电速率更高的原因。因此在同等充电功率下,无线充电需要在散热方面上付出更大的代价,而此前苹果方面曾发布的AirPower,被取消的重要原因据称就是因为无法解决线圈堆叠所导致的热量聚集问题。

那么为什么手机厂商明知道在无线充电上使用高压方案实现更高的功率并非完美无缺,还会继续使用呢?其实从目前的已知信息来看,这是因为作为暂时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而基于射频(RF)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现阶段还离商用遥遥无期。

这里我们以Energous的WattUp无线充电技术为例,其为了实现无线电波充电的功能,就必须分为发射和接收(transmitter&receiver)两个部分。使用天线阵列发射无线电波的可控波束,以及蓝牙低功耗解决方案来作为无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带外数据通信渠道,从而在设备周围形成小型能量包,而在这个能量包中,充电板的接收天线能够接收这种射频能量,然后为电池进行充电。

然而,射频方案的关键是波束成形(5G同款核心技术)IC和率放大器IC,以实现了完整的远距离发射系统,但可惜的是,至今为止WattUp技术并未迎来曙光。去年春节期间曾有外媒报道称,vivo与Energous已经就无线充电技术展开合作,由Energous提供的技术支持帮助vivo打造基于RF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机产品。

但在一年时间过去了之后,如今不仅使用RF无线充电技术的vivo手机没有踪影,vivo方面更是已经转身加入了WPC无线充电联盟,拥抱了国际无线充电标准规范Qi。而至于说基于射频(RF)的无线充电方案是否还有未来,其实可能还要看5G技术未来的发展,如果上游供应商,例如Dialog的波束成形IC和功率放大器IC能够为充电系统实现足够高的功率,可能这一技术就还有大规模商用的那一天。

前途很好。不过真正普及之前还有很多技术难关,比如,大功率的无线充电,可能5到10年内没法落地。在此之前都只能算是实验吧。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相关推荐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发展趋势就是万物互联的物联网! 未来网络不只是一个通信网络,而且也会是

技术经验2022-07-23

网络化的趋势是什么? 网络化的趋势是什么?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个世界原本是碎片一般,七零八落!而网络

技术经验2022-07-23

产业互联网未来发展前景? 产业互联网未来发展前景?

简介 随着云计算等企业级技术应用的发展普及, 产业互联网实际已经在各行各

技术经验2022-07-23

如何看待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如何看待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感谢邀请 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都会随着科技革新,生产关系变化而不断发展

技术经验2022-07-23

互联网是以后的趋势,你有想法在互联网中,学习互联网知识与创业吗? 互联网是以后的趋势,你有想法在互联网中,学习互联网知识与创业吗?

谢谢邀请。 经济在发展,全民奔小康。”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和促进

技术经验2022-07-23

目前互联网行业趋势在哪里? 目前互联网行业趋势在哪里?

目前互联网行业趋势在哪里?第一,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马化腾特别看

技术经验2022-07-23

2020年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2020年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谢谢邀请! 从当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2020年的互联网行业将迎来三大

技术经验2022-07-23

互联网的发展,真的是为了去掉中间商吗?实体经济还有前景吗? 互联网的发展,真的是为了去掉中间商吗?实体经济还有前景吗?

电商背后是什么? 一边用电商摧毁了传统的商业模式,美其名曰“取消中间环

技术经验2022-07-23

5G时代,能源互联网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吗? 5G时代,能源互联网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吗?

意识形态上引领在生活领域更加享受现代化的舒适度。 感谢邀请,很高兴回答

技术经验2022-07-21

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是什么?

由传统的光信号逐渐过渡到量子信号传输,无论传输速度,效率,距离,都是光

技术经验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