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未来发展前景?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产业互联网
什么是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深化。互联网完成了人与人的连接,形成了消费者网络。互联网+将连接扩展到企业,形成了人与企业的外部连接,使得企业的商品与服务能够快速传递给用户。产业互联网进一步将连接从广度上扩展到不同产业企业间、从深度上纵深到企业内部,使得可以围绕用户需求重新组织要素和生产运营模式,更有效地实现供需匹配。
产业互联网将互联网服务主体,从消费者转向了机构组织,并且基于C端经验更好地服务B端。其目的不是、也不可能替代其他产业,而是协同升级,给其他产业提供新动能、焕发新生。因此创新不应该盲求颠覆式,而更需要遵循产业与行业客观的商业规律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渐进式创新。
产业互联网不是某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以数据作为基础资料,综合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下一代信息技术,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在于服务主体的转变,由此使得应用目的、场景和形式等发生变化。 但同时产业互联网又依托于消费互联网,平台把消费者的经验和需求高效传递到产业侧,实现两张网的协同发展。
产业互联网内含了工业互联网、互联网+、智能+等新概念内容,是对未来经济发展重点方向更整体化的表述。
搭建产业互联网体系产业互联网的市场,不再是传统产业的单一市场,而是为满足需求跨产业的要素融合市场。在智能化的供需配置器支持下,能够快速洞察不同用户群同类需求的特点及趋势,从而指导企业调整内部生产运营提供匹配的供给,甚至借助互联能跨产业获取生产要素来更好地满足需求。
产业互联网框架的五维特点
利用信息技术,传统产业的物理产品将嵌入越来越多的数字功能。这促进了硬件产品向软件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用户和企业都可以持续保持连接和交互,按使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广泛普及。
在数据和算法的支持下,人工和机器的分工合作将能达到更高层面的协同水平,即人与机器工作的无缝衔接。大量的流程性工作都将由机器承担,而人将更多负责对机器的管理维护和更需创造力的决策工作。
产业互联网大大缩短了供给和需求的距离,而要实现供需快速精准的匹配,需要打造更为弹性的组织。网络化 – 各组织间借助信息化工具,实现实时直连和沟通;扁平化 – 构建“前-中-后”台模式,前台小团队灵活机动对接市场,中台建立综合技术和资源支持平台降本增效,后台重点打造数据能力提升管理决策水平;自适应 – 组织并非固化,根据市场变化自主调整。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