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社会得影响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科技创新对社会得影响
推荐《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第2期《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均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科技创新正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这个“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催生的产物。只有当技术和应用的激烈碰撞达到一定的融合程度时,才会诞生出引人入胜的模式创新和行业发展的新热点进一步推动社会形态的变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其具体内涵是指,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创新理念对推动经济发展的意义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仅关系科学技术研究进程,更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必须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国与国之间的创新竞争,关键在于创新体系之争,特别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之争。虽然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得到各国普遍认同,但能否建立起保障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直接影响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竞争过程中,尽管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并大规模增加科技投入,但因为没有建立起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创新体系,技术进步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所以除了在人造卫星等少数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国际经济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科技创新没有为经济体系提供强大战略支撑。
这提醒我们,技术创新是一个完整链条,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再到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是一个完整的链式过程。只有提高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一体化程度,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才能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