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国企业类软件成长的怪圈,我找到了方法!
2022-08-25 14:38来源:未知编辑:admin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上周六(8 月 13 日),涛思数据举行了成立 5 年来的第一次 TDengine 开发者大会,近 400 名开发者和客户来到了现场。大会主旨之一是发布 TDengine 3.0 版,而且我们将其核心代码全部开源。37 万行产品源代码,23 万行测试代码,以及 181 份共 13.6 万字的完整文档,已经全部在 GitHub(https://github.com/taosdata/TDengine) 上公开,供全球开发者下载、查看并体验。
TDengine 是一款时序数据库(Time Series Database, TSDB ),3.0 版本完全解决了困扰业界的高基数(High Cardinality)问题,能够支持 10 亿个设备采集的数据,集群规模可以超过 100 个节点。除超强的水平扩展能力之外,3.0 实现了存储计算分离,计算资源与存储 资源可以弹性伸缩,采用 RAFT 协议实现数据的一致性来保证系统的高可用,让 TDengine 成为真正的云原生数据库。3.0 重构了计算引擎,更好的支持标准 SQL 查询以及各种时序数据特有的查询,让时序数据的分析变得高效而且简单。3.0 还优化和重构了缓存、消息队列、流式计算的实现,让 TDengine 成为一个真正的极简时序数据处理平台,大幅降低了系统设计的复杂度,降低了运营和维护成本。
TDengine 开发者大会现场
从我 2016 年底写下第一行代码,TDengine 已经走过了 5 年,版本从 1.0 到 2.0,到今天的 3.0。对于时序数据库产品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之前已经从技术层面写过一篇博客来阐述: 研发了5年的时序数据库,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作为一个从 1984 年就开始写程序的持续创业者,我虽非常享受通过技术来实现创新的过程,哪怕一天 14 小时敲代码也是乐此不疲,但三家公司的创业经历也让我深知,作为一个产品,最重要的是去挖掘并满足“用户需求”。在企业类软件、基础软件几乎被欧美公司垄断的情况下,中国的企业类软件、基础软件能发展起来,并走向全球市场,是中国无数 IT 人的梦想。我想结合 TDengine 的发展历程,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1、中国企业类 、基础类 软件成长的怪圈
中国的企业软件、基础软件的发展一直深陷一个怪圈。
以中美之间的软件对比来作为例子。20 年前,中国的软件都没有美国做得好。但今天,相当多大众类的软件,中国都比美国做得好。比如,微信就比 WhatsApp、Facebook 这类软件好用得多;企业办公软件飞书,就比 Confluence 用起来更舒服。为什么?不是微信、飞书团队的程序员更聪明,能力更强,而主要是中国的用户群大,而且竞争激烈,来自用户端的需求在源源不断地提出,逼迫这些产品快速地迭代升级。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