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已经自动化到什么程度了?(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但大部分追星软件获得融资的最后时间节点多停留在2017年。 此后虽然仍有人前赴后继进入追星软件市场,但能够获得资本青睐的却少之又少。
一方面追星软件虽然数量众多,但头部效应已经形成。且多数追星软件无非是净化打榜、行程追踪、集资应援等功能,粉丝最常用的还是几款固定的老牌软件。
另一方面粉丝本身对追星平台没有任何忠实度可言,不过是谁家给的福利多就用谁家。不少软件在获得融资后通过“烧钱赚人气”获得短暂繁荣,很快粉丝便因无羊毛可薅而选择下一个目标。
而大厂则更倾向于在成熟的平台上推出增值追星服务,如爱奇艺泡泡、腾讯视频doki。不过这类产品也无非是锦上添花,粉丝对其依赖性并不高,甚至仅是选秀期间的“限定服务”而已。
在资本与大厂的夹缝中,逐浪追星软件的队伍中也有不少“个体户”。 当年的违规软件星援核心团队便仅有4人,公司法人也是主犯的蔡某不过23岁,通过黑产轮博软件狂赚800万。 虽说最终免不了身陷囹圄下场,但网络灰产嘛,想要闷声发财的人也不少。
同一个“社区”梦
从融资情况及软件更新、停止运营的状态不难发现,追星软件市场的“新人”是越来越难混。与此同时,追星软件越来越同质化,且目前多数难以将人气变现,更别提全面商业化。
早期追星软件以明星行程追踪为主;随后便是饭圈集资称王时代;在打投热之后追星软件转向一键净化轮博;随着轮博App被封禁、有关部门点名集资乱象,转型综合社区成为追星软件的新趋势。
超级星饭团之所以能够坐稳头部位置,与其转型成功不无关系。从单一的功能性服务平台到明星综合信息社区,通过构建独家内容体系形成自己的护城河,同时提高品牌在粉丝群体间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会反向影响明星团队的资源投放等,最终形成“强者越强”的局面。
以集资见长的O!what在转型之路上则走得颇为艰难。一位相熟的O!what员工告诉硬糖君, 虽然外界提及O!what就会自动与饭圈集资挂钩,但O!what其实从2017年起就想摘下这一标签,但努力三年却始终未能如愿。
“集资的不可控性太大,之前几次被点名的大额集资活动或多或少和我们有关,所以我们一直想要转型成综合社区。比如推出自己的电子刊、和明星公司合作推出周边、组织粉丝公益活动、还有配合品牌做营销等等。但是推进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快。”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