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陪玩B面:从0到1推动十万灵活就业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 安舆
编辑| 胡展嘉 运营| 陈佳慧 出品| 零态LT(ID:LingTai_LT)
当游戏陪玩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新的潜力正在被激发。 在游戏行业合规化浪潮下,整顿8个月有余的陪玩行业迎来复苏。诸多风靡一时的陪玩软件,都在6月左右重新上架。这标志着游戏陪玩赛道重启,游戏行业新潜力也正在被激发。 伴随重启陪玩行业的还有诸多新兴职业。电竞指导员、游戏服务师这类新职业名称映入眼帘,并获得了官方背书。一个信号是,陪玩行业在为用户和行业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技术服务支持基础上,行业内部要积极促进标准建立,体系化培养相关人才,为“灵活就业”政策输送了大批优质的电竞从业者。 重新审视现今的游戏陪玩行业,“误解”贯穿了行业发展始末。从违规交易、备受争议到如今拥有规范化行业标准,陪玩行业用实际行动排除了人们的误解,在赢得认同同时,也延伸出更广阔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当大众摘下有色眼镜,陪玩行业也正在履行新的使命。 01 曾备受误解的游戏陪玩 游戏陪玩祸害游戏业——陪玩曾遭受过最严重的误解。 不被理解的供需关系,成为陪玩行业被讨伐起因。从行业起步的商业逻辑来看,陪玩行业是整个游戏大赛道的补充。一部分团体作战属性的游戏,需要有经验的游戏玩家作为补充,以提高游戏体验。除此以外,部分游戏社区不平衡的性别比例,导致游戏氛围不和谐,游戏陪玩的加入改善了这样的局面。 对于用户而言,陪玩更接近于一种价值消费。许多游戏玩家在获得游戏带来的快乐时,也产生了孤单、自卑等负面情绪。陪玩的加入,是这类玩家的福音,促进了整个游戏社区的良好氛围。 以优化用户游戏体验,促进就业为初心的陪玩行业,本来应该在游戏赛道担当起“辅助”地位,以技术、服务支持去推动整个游戏行业的进步。 当男女、交易、游戏等词汇被频繁提及,陪玩行业成为了“焦点”。 陪玩成为众矢之的时,“乱象丛生”“灰色产业链”时常作为讨伐陪玩的关键词。在反对者的视角里,陪玩是不正当的游戏服务,这种服务会破坏整个游戏社区的氛围,同时过度提高游戏的社交属性。实力和趣味性不再是评判玩家的核心标准,游戏也会随之“变味”。 本质上,这种争议瞄准的在价值消费引发的灰色产业。以陪伴服务的交易本质的陪玩,确实存在着脱离平台非法交易风险。当越来越多的目光瞄准陪玩行业,风险被无限放大,盖过了其本身的商业逻辑。 大众对游戏行业偏见,也让陪玩行业承重。过去,游戏行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立面,对于许多家长,爱玩游戏甚至与误入歧途画上等号,这让陪玩行业也不得不遭受一些负面评论。 事实上,在行业头部的APP的测试中,并没有发现所谓的灰色内容,电竞指导与陪练占据了平台主流。 某头部平台一位电竞指导员吴先生表示,陪玩不仅是他生活一隅,更是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本身是做外贸的,失业回老家后,开始找一些兼职岗位。在最艰难的时间,是陪玩给了我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机会。”据悉,吴先生失业后每天利用陪玩兼职赚钱,日工作时长在3~5小时左右,一个月的薪水可以5000~8000元不等,足以支付小城市的开销。 随着社会思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到游戏也能成为一种产业,电子竞技也能成为一种合规化运动。然而社会对于电竞行业的接受度尚处于起步阶段,位于游戏行业下游的陪玩仍然处于舆论重灾区。 “对我而言,陪玩更接近于视频会员订阅这类服务。”一位游戏行业资深玩家这样描述他眼中的陪玩行业,“有很多游戏不是单机游戏,确实需要团队配合。缺人的时候,经常会找差不多分段的陪玩,平时一个人玩时,也会找陪玩。陪玩是我游戏生活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下公众的有色眼镜,游戏陪玩行业需要被正名。 游戏行业走上正统道路,是整个大赛道的积极讯号。2018年后,中国电竞迎来飞速发展,行业产值从从834.4亿元增长至1401.81亿元,用户量最高时达到4.89亿人。2020年,电竞也获得官方认可,正式列入2022年杭州亚运会竞赛项目,成为被国际认可的体育赛事。 陪玩作为电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8个月的合规整改后,也积极参与到游戏行业规范标准的建立与完善中。 公众对于陪玩行业的“误解”并没有成为发展阻力,恰恰相反,成为了陪玩行业合规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行业升级的长远意义上来看,合规化对于陪玩行业,乃至游戏行业都有着正向影响。 合规化后构建的行业准则,也让陪玩行业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更符合标准的服务。 02 合规驱动下的政策“新东风”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腾讯入股日本游戏开发商FromSoftware,网易同日收购法国Quantic Dream。
游戏2022-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