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ma官宣解散,半个月挣2亿的V社还是玩不转DOTA2赛事生态吗?(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个小标题可能有些夸大,但是在我看来也符合当下的现状。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我在这里只讲3件事,关于更新之后的赛事体系以及TI11的种种。 首先,上文已经描述了DOTA2全新的DPC赛事体系,但是新赛事体系似乎仍然存有一些冲突性的问题。比如每个赛季的Major赛事只面向地区联赛队伍。客观来看,将Major的参赛渠道集中到地区联赛中是有可取之处的,它能够强化地区联赛在赛事体系中的重要性,通过不同地区来集中队伍资源和人才资源。 但是这也意味着更多地区队伍需要参与到地区联赛当中,与之伴随的便是俱乐部的稳定运营和长期成本投入。 也就是说,地区联赛在希望解决DOTA2赛事生态问题的同时,还在提高这个项目的进入门槛。 可是在地区赛事生态的不完善以及大量资本折戟的案例面前,为爱发电的“冤大头”已经越来越少了。 第二,联赛的宣传策略问题。为什么俱乐部到TI赛事才有挣钱的可能?原因很简单,下级赛事品牌弱,尤其是地区联赛。 当然,这个问题情有可原,毕竟DOTA2地区联赛体系在去年年底才正儿八经地开始搞。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当地区联赛品牌尚处于起步阶段时,符合逻辑的操作手法必然是广发赛事版权,先打开受众面。但是类似中国区联赛,在起步阶段便玩起了成熟赛事品牌进行商业变现的独家版权玩法。赛事本身传播度就不高,观众接受赛事内容的门槛却还在提高。 不过换个角度去思考,地区联赛一开始就玩独家版权虽然不太合理,但也并不能完全阻碍赛事品牌的发展。从TI在整个生态中过于强势的现状来看,其实V社大可以将TI的奖金池拿出一部分分散到地区联赛当中,在保证TI赛事奖金池强势的同时,为地区联赛的发展给予更多的资源扶持。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提高联赛奖金,在为俱乐部们补充一些收入的同时为赛事增加一些看点。 不过,摆在大家面前的实际情况是TI的奖金确实缩水了,但是玩家众筹的那笔钱并不会哺育到生态当中,这是我要说的第三件事。今年TI11的奖金池前文已经提到了,本身玩家们“信仰充值”的数额就已经缩水了,但是官方仍然把为奖金池众筹的产品“小本子”还划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持续两个月,相比过去历届TI的众筹时间明显缩短,这意味着今年的奖金池必然会缩水。而第二阶段由于开始时间在TI结束之后,也意味着后续的小本子收入并不会注入本届赛事的奖金池,而是直接进入厂商的腰包。 其实,过去DOTA2赛事生态的种种问题已经不关键了,就像Magma一样,那些问题也只是DOTA2历史长河中的流星,成了过去式。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地区联赛出现的新面貌之下,我们仍然没有看到赛事官方手拿TI这样的核心赛事产品来借力打力,通过TI的优势经验、优势资源来哺育整个生态。而且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或许是更多像“割韭菜”、急于商业化等不符合发展逻辑的打法。 行文至此,当我为一些队伍的离开痛心疾首时,我所惋惜的可能并不是他们“死”在了黎明前的黑夜,而是这个黑夜看不到黎明。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