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幻核「猝死」,下一个轮到谁?(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在“幻核”渐渐退出江湖之际,一个疑问也逐渐弥漫在投资者和发行方心中: 究竟为什么要砍掉这个项目? 从市场环境来看,对“数字藏品”这一 新兴 数字产业大力追捧的并不仅仅是腾讯一家。像 阿里 巴巴、 百度 、京东和网易等互联网头部企业,都从去年开始纷纷推出了“鲸探”、“百度超级链”、“灵稀”和“网易星球”等数字藏品平台。甚至也不乏“斑马中国”、“Hi元宇宙”和“唯一艺术”等不少拥有国资背景的数字藏品平台频繁涌现。 据01区块链、Forechain等机构的不完全统计,从2019年至2022年7月,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数量已经达到998家——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巨头投资的平台之外,数量繁多、鱼龙混杂的小平台真正构成了中国“数字藏品”市场的主体。 而今年则是数字藏品爆发的一年:上半年新增640家“数字藏品”平台,占总数量的64.1%;上半年累计发行数字藏品达1536.92万件,环比增长551.67%,发行总额达6.53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735.16%,整体发展势头如火如荼。 但在近千家数字藏品平台中,“幻核”无疑是个异类。即便在阿里“鲸探”等平台已经逐渐放开了转赠功能后, “幻核”仍然谨守底线,不允许用户之间进行转赠行为,更不要说开放二级交易市场了 。 记者注意到,或许是为了避嫌,今年3月22日,幻核将平台内所有NFT相关字样调整为“数字藏品”,继续保持着禁止二级市场交易的规则 。 “数字藏品”,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NFT的“中国化”。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存在着货币属性。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国内对“数字藏品”限制在收藏、社交等功能上,并不允许进行投资者之间的直接交易即二级市场。 但综合国内“数字藏品”的整体市场环境来看,一些小平台仍然在“ 顶风作案 ”,而不少投资大平台的投资者,也寄希望于国内能有一天开放二级市场——毕竟相对于与发行方的合作赚取提成,二级市场频繁交易所带来的手续费营收才是更大的诱惑。 但从腾讯“幻核”的退出来看,这一天可能还非常非常遥远。反过来,也或许正是“幻核”意识到了这点,才在发展如此猛烈之时决定彻底“割肉”。 不管怎样,“幻核”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但伴随着现实中逐渐收紧的政策压力,中国“数字藏品”平台们接下来迎接的是更有想象力的市场空间,或是更严厉的政策调控,依然有待继续观察。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元宇宙时尚潮流创企「世悦星承(StarHeir Technology)」已于近日完成两轮共数千
元宇宙2022-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