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 Tornado 被制裁外,监管大棒曾经如何挥舞?(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但监管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却并非无解,在 SEC 的监管大棒之下,也是有项目能通过「折中」方式最终安稳逃过一劫的。 2019 年 9 月 23 日,SEC 与 Block.one 达成和解,Block.one 同意通过支付 2400 万美元(罚款额占其Token融资总额的 0.58%)的民事罚款来解决 SEC 对其进行未经注册的Token融资发行的指控,同时授予了其对未来业务的重要豁免权。 这不仅意味着 block.one 及 EOS 高悬的政策「达摩克里斯之剑」也暂时得以解除,更从另一个角度为一众陷入类似指控困境的项目提供了思路。 而当年 3月 23 日,另一个项目方 Tezos 也在长达两年的法庭之战后,选择以 2000 万美元解决面临的诉讼问题。 作为史上第一个、也是 EOS 之前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开Token融资项目,Tezos 在 2017 年秋季通过了轰动一时的首次Token融资发行,实现了 2.32 亿美元的收入,也由此进入了 SEC 的视野,陷入了类似 Telegram 的监管拉锯战。 然而可能并非所有的Token融资项目都能够像 EOS 和 Tezos 一般用钱解决问题,毕竟 Block.one 和 EOS 举重若轻的 2400 万美元,甚至都高过绝大多数项目总共的Token融资额。 04
小结就目前来看,美国和欧洲这样的监管主体都在逐步收紧对稳定币和 DeFi 的监管力度,而美国在加密监管领域的发挥着主要影响力,项 目方正在被动或主动地配合探寻创新与合规平衡的边界。 与此同时,以往「Token是否是证券」的争论的答案也似乎逐步呼之欲出——本月初, 美国参议院农业委员会领导人 Debbie Stabenow 等人计划提出新的加密监管法案,将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现货置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监管之下。 这既意味着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的的商品属性在监管那里逐步得到强化确认, 也等于在 SEC 之外,CFTC 等其他机构后续也会逐步扮演起监管主体的角色(当然,此前 CFTC 也曾对所谓违反衍生资产法的加密货币公司也采取过行动,例如 BitMEX、Tether 和 Bitfinex 等)。 总的来看,新事物诞生与发展的早期,野蛮生长难以避免,但随之的合规问题就会愈发凸显并成为至关紧要的生命线。 无论 DeFi 与 CeFi 是否做好了准备,对加密世界而言,这一天最终都会如期而至。 『声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白话区块链立场,本内容仅供广大加密爱好者科普学习和交流,不构成投资意见或建议,请理性看待,树立正确的理念,提高风险意识。文章版权和最终解释权归白话区块链所有。』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袁昱博士,IEEE候任董事(Director-Elect, IEEE Board of Directors)兼IEEE标准协会候任主
元宇宙2022-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