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以太坊生态Layer2头牌等跳槽,Cosmos凭什么?(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使用Cosmos构建L1的另一个好处是,灵活性被大大增强了。 这里的灵活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Cosmos SDK自身的灵活性, 当你构建一条链的时候,你的共识引擎并不会去绑定Tindermint(能够在不同的机器上安全一致的复制应用的软件),也不会强制绑定IBC Protocol (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是Cosmos 推出的通用跨链信息传输协议),换句话说,许多参数是可以自己选的。 第二个就是模块化的选择了 ,在Celestia提出了模块化区块链这个概念后, 执行,数据有效性,结算的三层结构已然深入人心 ,现在最新的模块化分层方式又把共识单独抽了出来,弄成了4层结构。 以太坊那边,如果不想成为一个Dapp,最佳选择只能是选择做一条Rollup链,但Rollup对于团队的技术要求太高了 ,所以到现在为止,可以看到基本上几个Rollup,无论是ZK还是OP,基本都是顶级团队在做,且多是通用合约平台型Rollup,而非真正的Appchain(除了dydx与IMX)。 而在Cosmos这边,除了自己用SDK灵活搭建一条传统L1,三层全都自己来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只做其中的一层或是两层,比如把DA扔给Celestia,结算扔给Cevmos,自己只做执行,抑或是自己做执行+结算,只把DA外包……总之你可以玩出各种花样组合来。 还有一个正在开发中的项目Dymention,在做 Rollup开发工具包 (RDK),到时候在Cosmos上启动一条Rollup链,可能会比ETH那边简单的多,Rollup as Service的既视感。 04
主权 VS 神圣而从上面的话题, 还可以引出最后一个区别,即同为Rollup,在ETH那边叫做智能合约Rollup (未来有一天可以选择升级到神圣Rollup - Enshrined Rollup), Cosmos这边则是主打主权Rollup,比如之前的L1 Celo (一个layer 1区块链), 就计划选择放弃自己独立L1的身份,来到Cosmos这边做了一条主权Rollup。 区别在哪? 两个Rollup都还是一个处于讨论和建设阶段的东西,属于Rollup终局的频谱两端, 我们这里简单的把当前的智能合约Rollup(OP,Arb,Zk-sync)等近似理解为神圣Rollup的前身,毕竟他们对于以太坊都是有着强依赖的。 Cosmos这边主权Rollup的特点是什么呢? 从技术上来讲, 是共识层与安全交给DA (数据可用性层) ,比如Celstia,自己做执行与结算。 抽象一点来讲,主权Rollup是指在不失去安全性的情况下,在任何时候随意分叉的权利,即把社区共识作为Layer 0 - 最底层。 可能你听着还是很晕,再白话一点就是, 如果哪天Arb或是OP这种Rollup出了什么事儿,或是社区产生了重大分歧,想分叉,那不是个容易的事儿,因为他们的核心合约是部署在ETH L1上的,想分叉就得通过复杂的治理,中心化团队的部署,甚至ETH的EIP提案等才能实现。 而主权Rollup这边,即便是少数人想要分叉,也可以有无许可分叉的权利,因为完整的数据都在DA那里。 至于你说这种权利有什么用?现在还很难说,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说不定哪天区块链发展到某个阶段,大家就意识到了这种“安全无许可分叉”权利的重要性呢?主权不一定会胜出神圣,但至少,他给了你多一个选项。 05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HTC在其 6.6 英寸的元宇宙手机中预装了来自其元宇宙分支Viverse的应用程序,为用
元宇宙2022-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