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算星球:两年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儿”——NFT(2)
2022-08-30 16:41来源:未知编辑:admin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国内外NFT有本质不同虽然我国数字藏品发展迅速,但其和国外的NFT还存在巨大差异。高琦介绍,国外早在1993年提出NFT的相关概念,但当时仅存在于理论之中。2021年,英国著名拍卖平台佳士得以6935万美元的天价拍出了一幅名叫《Everydays:TheFirst 5000 Days》的NFT作品。从此,数字藏品“出圈”并引发关注。高琦认为,国外的NFT与国内数字藏品的差异在于:在发展模式上,NFT强调金融属性,国内数字藏品则更强调收藏属性,倾向于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特定数字作品生成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版权的基础上,实现可信的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在交易机制及价格方面,国外的NFT允许二级市场交易,且NFT的铸造上链、首次发售和二级市场交易都需要支付相应的“手续费”(gas费)。由于其金融属性及二级市场的开放,NFT在国外价格的涨跌幅较为宽松,且波动较大。截至目前,国内大部分数字藏品平台仅支持一级市场的购买,暂不支持流通交易;在基础设施方面,国外主要采用公链支撑NFT的铸造及流通,C端用户能够将作品“NFT化”。而国内目前所有数字藏品平台都是基于联盟链发行,平台销售的数字藏品大多是一些权威机构、IP方发行的,C端用户直接发行数字藏品的情况比较少见。据了解,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系统,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基于区块链的 NFT 同样遵循任何人都可以上链铸造的原则。高琦进一步介绍,国内数字藏品基于各自联盟链铸造,上链和发售的算力成本较低,平台和基础设施合作费用一般按照项目发售总额的百分比或者接口调用次数的方式收取服务费。联盟链的联盟方可以制定数字藏品的铸造和交易规则,对炒作行为具有较好的管控能力。数字藏品的定价权往往由平台或合作版权方掌握,价格波动不大,主流平台的数字藏品平均价格基本在百元以下。8月1日,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常务理事、元宇宙和数字经济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庞理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NFT 诞生至今,国内与国外演化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本土化的数字藏品,作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在文化传播和品牌营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其概念而言,国内数字藏品与国外的NFT 并不存在实质区别,即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唯一标识特征,对数字作品、数字艺术品、商品、数字化文物进行确权,在区块链网络标记其拥有者,并公开后续流转信息。目前来看,国内数字藏品强调收藏、鉴赏属性,而非投资属性,更多的基于联盟链发行、发售,并以人民币结算,剥离了NFT可能具有的金融属性以及加密资产结算和流转体系,同时被更多地应用在数字版权确权、文物数字化、IP开发等方面。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