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第二层扩展的叙事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去中心化是我投资底层公链的逻辑中非常看重的要素。
不过在区块链基础设施中尤其是在以以太坊为核心的以太坊生态中,不仅有底层公链还有大量的辅助区块链设施,第二层扩展就是其中之一。
在我看来第二层扩展可以延伸和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但凡交易的最终敲定(共识)权在以太坊的都可以算是第二层扩展。
目前比较流行的第二层扩展方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Optimistic方案,另一类是ZK方案。这两类方案在技术路线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前者对交易有效与否的验证交给挑战者:当交易从第二层扩展提交到以太坊之后,如果7天内没有反对者提出异议,那么交易就算被承认有效了。
后者对每一笔交易的有效性都进行验证:当交易从第二层扩展提交到以太坊时,提交的数据包括一类公共数据和一个零知识证明。当以太坊接到这个公共数据和零知识证明后要进行验算以证明该交易的有效。
显然第一种方式在安全性上不如第二种,但所花的代价比较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类似这两类方案的实例。
比如日常的邻里纠纷、小打小闹,双方一般都选择私了。虽然私了的解决方案未必那么公平、公正,但很多情况下双方都能接受,因为在这类小事上不值得双方消耗时间、精力大作文章。
这就类似OP方案。
但对一些涉及重大利益的案件,大家一定会走上法庭,甚至最终提交到终审法庭。对这类案件双方都希望追求彻底的真相,不允许一丝模糊和将就。双方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力求公平、公正。
这就类似ZK方案。
OP方案中目前比较知名的有Optimism、Arbitrum等。
ZK方案中目前比较知名的有ZKSyc、StarkWare、Scroll等。
这些方案在我看来就不需要太讲究去中心化,而只需要满足各自锁定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
为什么呢?
因为它们交易的最终有效性都由以太坊判定,因此去中心化、中性和抗审查这些要素可以由以太坊承载。
当然如果它们本身也能够做到去中心化、中性和抗审查,那会更好。但我认为这不是首要关注的问题。
再说了,如果某一个第二层扩展方案真的在某些情况下故意作恶,我相信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这个方案最终会被无情淘汰,一定会有竞争者马上补齐。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