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去中心化身份(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简而言之,与 SBT 不同,可验证凭证是在“选择性披露”的基础上工作的。Web3 领域中的许多可验证凭证协议已经存在并经过市场测试。它们建立在 W3C 框架最近于 7 月建立的官方 Web 标准之上,并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来建立对隐私敏感且不需要中央发行机构的数字身份。一些突出的例子包括 Civic,其链上 VC 产品已支持 295 多个 NFT 铸造项目,并帮助阻止了 120 万次机器人尝试。另一个是 Ontology,其旗舰身份解决方案已创建超过 150 万个 DID。最后,像 Disco 这样的协议可以让你从你的以太坊地址创建去中心化标识符,以签署存在于链下的 VC。
变通方法和权衡SBT 论文的合著者并非不知道这些说法。正如他们在论文中明确承认的那样,SBT 可能导致“反乌托邦情景”,例如许可移民系统、加强监管捕获或自动红线。但这些批评不一定是板上钉钉。为了解决隐私问题,可以将零知识证明技术应用于 SBT,以创建单独的访问权限来读取它们,从而允许 SBT 持有者决定如何以及何时披露其 SBT。其次,可以使用 SBT 的变化来减轻其非永久性。例如,让 SBT 在一段时间后变成可转让的代币,或者允许发行人完全撤销 SBT。灵魂绑定代币与可验证凭证范式之间的紧张关系可以被认为是选择成为公众人物与保持私人低调存在之间的区别。一个人的公众声誉(灵魂绑定代币)具有更大的分量和力量,因为它实际上是“我没有什么可隐瞒的”的传声器,但你的敌人也可以通过抹黑你来破坏它。另一方面,私人声誉(可验证的凭据)由于其隐蔽的性质而不会赢得公众的信任,但它不太容易受到不必要的操纵,并且你可以更好地控制少数人对你的看法。从这个角度来看,灵魂绑定代币最大的缺点也是它最大的优势。将你的名誉公开接受审查有它的用处,但你最好确保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否则很快就会适得其反。
去中心化身份革命互联网是在没有身份层的情况下构建的。几十年来构建该层的努力一直依赖于某种形式的集中式提供者……直到现在。Web3 数字身份——灵魂绑定代币、可验证凭证和人格证明项目——代表了一种以去中心化、自下而上的方式制定数字身份的可靠替代方案。尽管他们的方法不同,但这些建设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使个人能够在不依赖中央发行人的情况下创建丰富的社交层。出于不同的目的,不同数字身份解决方案会存在。无论身份设置是什么,都会根据其构建目的而有所不同。一个人的医疗状况等深度个人信息可能不会存储为链上 SBT,而它可能更适合其他情况,如一个人的犯罪历史。多亏了区块链技术,这些努力最终导致中心化身份系统(驾照、护照、出生证明)的缓慢取代,从而减少了对有权决定人类身份规则的依赖。来源:金色财经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