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探寻华为云AI的“根”力量(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此外,在华为云AI生态中,通过开源开放,盘古大模型将借助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的力量,比如将L1行业大模型开放给ISV伙伴等,将大模型的能力进一步下沉到场景,普惠给更多企业。
“未来我们就是两条线,一是从练大模型到练好大模型,二是从用大模型到用好大模型。”
作为盘古大模型的“总设计师”,田奇分享了其未来的发展路径。他表示,在练好大模型方面,涉及很多前沿技术创新,需要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产学研融合的力量。比如大模型架构的创新、解决大模型资源消耗大、缺乏逻辑等问题。在用好大模型方面,“大模型也不是万能的,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定要找到高价值的场景,找到更适合大模型发挥作用的地方。”
“现在大模型大部分架构是基于Transformer等,大模型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构,数据驱动怎么样跟知识结合在一起来训练大模型,这些都是‘练好大模型’值得探讨的地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常委副院长李厚强表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常委副院长 李厚强
2 向上生长:五大优势,解决行业个性化难题
有了强壮的根系,要想持续向上伸展枝叶,必须把大模型放在具体行业中,放在企业核心生产系统中检验。目前,虽然推出预训练大模型的科技企业很多,但在落地应用方面,「智能进化论」认为,华为云盘古是走得最快的大模型之一。
“盘古大模型今年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落地行业创造更大价值,形成关键技术的一些壁垒,为煤矿、水利、电力、金融、农业等行业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田奇表示。目前,盘古大模型已经在工业、城市、能源、金融、气象等多行业落地,在电路巡检、制造业工艺优化、工业质检等一百多个场景业务中实际应用。
在探索大模型落地方面,各个科技企业的策略和路径各不相同,有的以技能来划分大模型,有的推出众多细分行业大模型。华为云盘古大模型走的是强化通用性、泛化性的路线。 “对行业落地来讲,我们本质上不希望一个行业一个模型,更希望打造一些通用的模型。” 田奇表示。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