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人脸识别系统 帮你把脸刷明白(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教你看懂人脸识别技术流程
大家应该都使用过手机的人脸解锁功能,在第一次使用此功能的时候需要进行人脸注册(图3)得到人脸模板,这样下次才可以在线进行人脸识别比对登录(图4)。 图3 人脸注册流程 图4 人脸识别流程 人脸识别在使用的时候一般有三种模式,即1:1,1:N,M:N。 01
1:1模式
一般用于人证核验,可以理解为证明“你就是你”。例如在乘坐火车/飞机,银行办卡等场景下,通常需要验证本人与其持有的身份证是否为同一个人。 02
1:N模式
将一张人脸图片与人脸特征库中的所有人脸进行逐一比对。在人脸库中搜索与其相似(人脸比对的相似度大于设定阈值)的图片,即找出来“你是谁”。常用场景如疑犯追踪,小区门禁,公司考勤等。 03
M:N模式
两个人脸库进行对比。例如人脸库A有M个人脸,人脸库B有N个人脸。如果想要知道A库和B库有多少相同的人,就需要A库中M个人脸与B库中N个人脸进行逐一比对,相当于M个1:N相加的结果。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不管是注册还是识别阶段,基本都包括:人脸检测、人脸关键点检测、人脸对齐以及人脸特征提取这几个重要步骤。本文先介绍一下人脸检测技术。 人脸检测
人脸检测是指在给定的人脸图像中准确定位出人脸的位置和大小。只有知道图像中的人脸在哪里,才能开展后续的人脸相关任务。所以说人脸检测是人脸相关算法及工程落地的基础算法。人脸检测可以看成是目标检测的一个子集。目标检测(或称为通用物体检测)针对的是多类别,人脸检测是二分类,结果是人脸或非人脸。 理论上,通用物体检测算法都可以直接用来做人脸检测,只需要改一下输出类别即可。通用物体检测考虑的是更广泛通用的物体,具有场景复杂多变,物体形状、背景、大小等都比人脸这种单一的类别更复杂。人脸检测虽然类别单一,但也不是那么简单,姿态、光照、遮挡(见图5)以及极小人脸(见图6)等都是人脸检测里面的难点。基于通用物体检测算法基础,人脸检测的问题可以针对性优化,如anchor设置、背景处理、抑制误检等。 图5 姿态、光照、遮挡等影响[4] 图6 小人脸检测[5] 在具体介绍检测算法前,先介绍下人脸检测常用数据库以及评测指标。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