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的3大“疑难杂症”,因果学习是突破口 | 重庆大学刘礼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重庆和许多西部城市一样,常常被诟病为“互联网荒漠”,但它却有着很好的物联网土壤。 有数据显示,重庆有着近2000家物联网相关企业,其中核心企业超过600家,且在物联网产业细分领域实力强劲、影响力大。 而除了企业之外,重庆还有一支特殊的物联网技术“力量”:由刘礼负责的重庆大学物联网体感大数据实验室。 刘礼,现为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而他在2018年成立这个实验室,是希望搭建因果学习与机器学习之间的桥梁。 这个方向也是目前包括Bengio、Pearl等大牛也在重点投入的领域。 从更具体的应用角度来看,刘礼相信,这个目标实现之后,AI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在医疗、教育、制造业等领域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我们有幸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
一位典型学者的“三步走”对于刘礼来说,一直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指引着自己的职业成长,那就是 将自己的所学与国家层面的重大实际问题相结合 。 尤其是近几年国家曾多次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推出重磅举措,希望能够实现人、机、物的深度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价值链的连接,进而推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新的服务体系。 而重庆就是老牌工业城市,由此,刘礼回国牵头在重庆大学成立了物联网体感大数据实验室,旨在围绕国家重大的需求,展开大数据分析特别是因果学习的基础研究和应用。 事实上,建立物联网体感大数据实验室之前,他已经和大数据打了数十年的交道。 本科和硕士阶段,刘礼师从 兰州大学李廉教授 。 李廉教授是国内计算机教育的领军人物,长期以来坚持推动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人才理念和新模式,也因此在2020年获了CCF杰出教育奖。 受他的影响,刘礼本科后半段和硕士阶段参加了中国教育科研网格项目,网格可以视为云平台的前身,解决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问题。 这段经历奠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以计算思维为主导,围绕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来解决问题 。 但他更真正树立起自己的科研梦想,是在异国他乡求学时。 2007年,刘礼在巴黎十一大读博期间,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巴黎十一大教授吉勒阿尔贝·费尔,当时全校沸腾,这个消息振奋了全校的师生,包括刘礼。 刘礼说到:
这让我对选择学术之路更加坚定了。 当时巴黎十一大名校已经走出了2个诺贝尔奖,4个菲尔兹奖。学校提倡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基础研究方式。 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不一定是全来自应用方向,反而多是基础方向的。 与此同时,法国整体轻松自由的环境,让他能有更多时间去自主思考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之间的疏同。刘礼回忆道: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