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可验证的 AI: 形式化方法的五大挑战(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概述
图 1 显示了形式验证、形式综合和形式指导的运行时弹性的典型过程。形式验证过程从三个输入开始: 图 1 :用于验证、综合和运行时弹性的形式化方法
要验证的系统模型 S
环境模型 E
待验证的属性 Φ
验证者生成“是”或“否”的答案作为输出,来表明 S 是否满足环境 E 中的属性 Φ。通常,“否”输出伴随着反例,也称为错误跟踪(error trace),它是对系统的执行,表明 Φ 是如何被伪造的。一些验证工具还包括带有“是”答案的正确性证明或证书。我们对形式方法采取一种广泛的视角,包括使用形式规范、验证或综合的某些方面的任何技术。例如,我们囊括了基于仿真的硬件验证方法或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方法,因为它们也使用正式的规范或模型来指导仿真或测试的过程。 要将形式验证应用于 AI 系统,必须能够以形式来表示至少 S、E 和 Φ 这三个输入,理想情况下,会存在有效的决策程序来回答先前所描述的“是/否”问题。然而,即使要对三个输入构建良好的表示,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不用说处理底层设计和验证问题的复杂性了。 我们这里通过半自动驾驶领域的示例来说明本文的观点。图 2 显示了一个 AI 系统的说明性示例:一个闭环 CPS,包括一辆带有机器学习组件的半自动车辆及其环境。具体来说,假设半自动的“自我”(ego)车辆有一个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AEBS),该系统试图对前方的物体进行检测和分类,并在需要避免碰撞时启动制动器。图 2 中,一个 AEBS 包括一个由控制器(自动制动)、一个受控对象(受控的车辆子系统,包括自主堆栈的其他部分)和一个传感器(摄像头),以及一个使用 DNN 的感知组件。AEBS 与车辆环境相结合,形成一个闭环 CPS。“自我”车辆的环境包括车辆外部(其他车辆、行人等)以及车辆内部(例如驾驶员)的代理和对象。这种闭环系统的安全要求可以非形式地刻画为以一种属性,即在移动的“自我”车辆与道路上的任何其他代理或物体之间保持安全距离。然而,这种系统在规范、建模和验证方面存在许多细微差别。 图 2:包含机器学习组件的闭环 CPS 示例 第一,考虑对半自动车辆的环境进行建模。即使是环境中有多少和哪些代理(包括人类和非人类)这样的问题,也可能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更不用说它们的属性和行为了。第二,使用 AI 或 ML 的感知任务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很难形式化地加以规定。第三,诸如 DNN 之类的组件可能是在复杂、高维输入空间上运行的复杂、高维对象。因此,在生成形式验证过程的三个输入 S、E、Φ 时,即便采用一种能够使验证易于处理的形式,也十分具有挑战性。 如果有人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会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即验证一个如图 2 那样复杂的基于 AI 的 CPS。在这样的 CPS 中,组合(模块化)方法对于可扩展性来说至关重要,但它会由于组合规范的难度之类的因素而难以实施。最后,建构中修正的方法(correct-by-construction,CBC)有望实现可验证 AI,但它还处于起步阶段,非常依赖于规范和验证方面的进步。图 3 总结了可验证 AI 的五个挑战性领域。对于每个领域,我们将目前有前景的方法提炼成克服挑战的三个原则,用节点表示。节点之间的边缘显示了可验证 AI 的哪些原则相互依赖,共同的依赖线程由单一颜色表示。下文将详细阐述这些挑战和相应的原则。 图 3:可验证 AI 的 5 个挑战领域总结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