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数字藏品」的年轻人:有人赚10万,有人被套牢(5)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目前,数字藏品行业在国内属于新生事物,在金融风险、技术完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目前国内对于NFT的法律性质、交易方式、监督主体、监督方式等尚未明确,NFT存在炒作、洗钱和金融产品化等风险,对于NFT投资应该保持谨慎态度,警惕“击鼓传花”式的金融骗局。
相关部门也开始重视数藏市场的监管问题,陆续出台相关规定规范行业发展。
2022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提出了6条行为规范,比如不在NFT底层商品中包含证券、保险、信贷、贵金属等金融资产,变相发行交易金融产品,不以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作为NFT发行交易的计价和结算工具等。
7月6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应用中心主编《数字藏品应用参考》发布,从现状、风险、规范、资质等方面进行专业论述。
但现阶段出台的相关文件大多停留在指导、倡议层面,缺乏具体的法律条文约束和操作层面的指导,平台也处于自律阶段,相对来说大平台更为谨慎。比如, 鲸探的数字藏品均不得以转售、炒作、场外交易等非法方式进行使用,仅支持无偿转赠,并且首次转赠要购买满180天之后。
而开放二级市场的平台,似乎也在风向中悄悄调整。
8月25日,iBox国际版官网发出一则公告,称基于iBox国际版核心业务方向调整,平台将于近期做出有序清退工作。根据界面新闻报道,8月26日,iBox链盒回应称:“iBox国际版由火币投资,由原海外运营团队运营且主导清退,具体情况海南链盒并不清楚。与我方非同一主体,不会影响iBox海南链盒正常运营。”
iBox国际版的清退,是否预示着国内市场也将迎来大洗牌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行业乱象普遍存在,数字藏品的交易处于灰色地带,平台在允许交易的情况下很容易沦为炒作、投机的渠道,这违背了目前的监管要求,未来政策一定会收紧。
大平台开始退场,玩家手中的藏品价格开始下跌,第一波红利期似乎正在消退。 不过,泡沫开始破灭的时候,也许正是市场秩序重建的时刻。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Gartner预测,到2023年,超过33%的大型机构将采用 智能决策 的实践。
元宇宙2022-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