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合并,反噬英伟达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加密货币,曾经是显卡厂家的财神爷。 作者 | 来自镁客星球的王饱饱 向来“躺赢”的英伟达,“躺枪”了。 备受瞩目的世界第二大加密货币 以太坊 (ETH) 的“合并(The Merge)”,终于在今日下午得以正式完成。 但记者注意到,受此事件的波及,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除了大量焦头烂额的“矿工”发愁手里囤积的显卡要如何处理之外,近几年意气风发的 英伟达 ,也受到了这一加密货币巨头“大改”所带来的影响。 自8月中旬开始,伴随着以太坊“合并”的日期将近,以及多家媒体的密集报道,已经“跌跌不休”近一年的英伟达美股不仅没能遏制住持续下滑的趋势,反而以更明显的“跳水”势头持续走低,继续降低着这家全球科技巨头的整体市值。 那么以太坊“合并”为何会影响到英伟达投资者的信心?这场席卷无数“矿工”的风暴如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
一、转型pos模式,以太坊较比特币“棋快一步”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加密货币, 以太坊的“合并”,绝对称得上是加密货币发展中的一个 新的历史节点 。 成立于2013年的以太坊,目前是拥有数百万用户、数千名 开发者 、100000+NFT合约、400+Defi(去中心化金融)项目和近万活跃节点的超级去中心化平台。 和比特币的运作机制类似,基于分布式账本和加密等 区块链技术 原理的以太坊,同样需要“矿工”借助高性能显卡的大算力来进行计算,从而“开采”出加密货币。 传统的挖矿模式被称为 pow(Proof of Work,工作证明) 。 尽管不同的加密货币添加了不少为了避免只比拼算力的条件限制,但归根结底,没有大算力,就不可能“挖出”数字货币来。因此,过去只被游戏玩家和部分工作所需的高性能显卡一跃成为了香饽饽。“矿卡”横行,一卡难求,显卡价格一涨再涨。甚至出现了玩家显卡送厂翻修被某电商平台截留,宁可原价退款给消费者也要薅到这一把差价羊毛的闹剧。 但最令各国政府诟病的并非显卡市场的波动,而是“挖矿”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能源的高度消耗。根据以太坊官方提供的数据, 如果采用pow的方式进行挖矿,以太坊每笔交易 所需要 使用相当于一所住宅2.8天要消耗的各种能量,而比特币则更高,其需要消耗高达38天的能量。 图 | 比特币与不同模式的以太坊在能源消耗方面的对比 根据欧洲央行提供的数据显示,高度依赖pow挖矿的比特币,其预估用电量与西班牙、奥地利等国的能源消耗一致。 以至于过去一年里,比特币+以太坊带来的碳消耗,足以抵消欧洲国家在减少碳排放上做出的努力。这也让获取该惊人数据的欧洲央行在最近暗示,未来有可能禁止基于pow挖矿模式的区块链。 而以太坊官方对这一切自然心知肚明,考虑到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全等因素, 两年前,以太坊就已经开始了在pos模式(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方向的尝试,本次的“合并”,正是要将原本的pow模式全部切换成pos。 基于运作原理的差异,pos模式中的用户获取加密货币不依赖于传统的“矿卡”, 而是凭借“币龄”和持有货币的数量来充当“算力”,自然也不会有高消耗的情况出现。 以太坊官方认为,pos的能源效率较pow提高了约2000倍,意味着能节约99.95%的总能源使用量;此外其安全性也大大提升。 图 | pow模式和pos模式的对比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