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智能硬件 > 正文

现在的汽车有多智能?谁有过比较好的体验呢?

2022-07-23 12:15来源:未知编辑:时寒峰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那些脍炙人口的科幻电影中,曾经如天方夜谭的遥远事物,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下,逐步照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显然,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比如目前比较热门的无人驾驶。

国内有李彦宏说今年7月实现自动驾驶小巴车量产。不久前百度还在重庆的园区里小规模落地了自动驾驶共享汽车。国外有吴恩达夫妇的Drive.ai无人出租车今年5月在德州首发。谷歌、苹果、特斯拉、Uber、奔驰等大厂也都竞相放大招。

无人驾驶汽车应用的成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不妨一起来设想一下!

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将会减少市场对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及其他职业司机的需求。相反,利用远程信息技术——即利用电信通讯来促进沟通及收集车辆数据——出租车和货车公司将得以更好地管理自驾驶汽车,提高服务质量和优化服务路线。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等公交等到心力交瘁,下车后还要走一大段路才能到目的地。如果有一辆无人驾驶汽车,能立即出现在你家门口,把你带到指定地点,何乐而不为呢?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不需要驾驶员,按需专车的费用将会比传统出租车还便宜。如果你是和别人一起拼车的话,那更是便宜到没朋友。在未来,公交、短途交通、迷你货车、校车都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驾车跨国旅行似乎一时半会儿还火不起来,但是国内短途航班确实面临着来自无人车的重大威胁。如果无人车能让驾车旅行更加便捷,许多人就会选择随叫随走的汽车来应对较短途旅行,免受坐飞机旅行的种种麻烦。

中文微评论!

汽车智能化技术主要包含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

1、智能汽车首先有一套导航信息资料库,存有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各种服务设施(餐饮、旅馆、加油站、景点、停车场)的信息资料;

2、GPS定位系统,利用这个系统精确定位车辆所在的位置,与道路资料库中的数据相比较,确定以后的行驶方向;

3、道路状况信息系统,由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实时的前方道路状况信息,如堵车、事故等,必要时及时改变行驶路线;

4、车辆防碰系统,包括探测雷达、信息处理系统、驾驶控制系统 ,控制与其他车辆的距离,在探测到障碍物时及时减速或刹车,并把信息传给指挥中心和其他车辆;

5、紧急报警系统,如果出了事故,自动报告指挥中心进行救援;

6、无线通信系统,用于汽车与指挥中心的联络;

7、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点火、改变速度和转向等。

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智能网联汽车会步入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清华大学智能网联车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李克强教授认为,汽车产业因为与新一代的移动互联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结合,正处在一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产业革命中。

在这场变革中,一条相对传统的路线是以车本身为主,通过增加传感器等形式来实现车辆的自动化。另一条路线则是,ICT行业跨界与汽车行业结合,通过网联的形式,不仅实现汽车的自动化、网络化,还打造全新的产品形态,即“智能网联汽车”。

李克强教授称,其实智能网联汽车的说法在国际上已有,但发达国家并没有往这个路线真正着力发展,这是中国的机会。

他还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带来的改变,从交通系统来看,最本质的是解决安全、节能环保问题,其次才是交通和商业模式的改变。智能网联汽车要产业化,为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监管需要跟上。

李克强教授分享到,当前,美国、日本、欧洲都有相对完整的政策和战略规划来推进智能汽车的应用。

在产业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第一个趋势,高等级的自动驾驶会先在出租车等出行业态上得到应用。

第二个趋势,对于乘用车而言,涉及到高等级的自动驾驶,代客泊车等特殊使用会先得到应用。

李克强教授表示,高等级的自动驾驶要应用在常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李克强从国内主机厂及ICT企业的动态中总结到,国内产业界的智能汽车发展已经正式起步,相关的测试评价体系与规范已经开始建立。

李克强认为,要促进国内智能汽车的发展,有六大战略任务需要完成:

1、自主可控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体系

这一体系是首要的、核心的,以技术创新作为产业进步的核心驱动力,并且其中的技术不仅限于基础技术。

2、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体系

这个体系并不一定是今天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整个供应体系可能会发生改变,商业模式也可能会发生改变,现有体系中的龙头老大面临挑战。

3、先进完备的智能网联汽车路网基础设施体系

该体系中的路网基础设施不仅仅包括传统的”道路设施“,还包括信息基础设施,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图系统都包括在其中。建立这一体系需要有新的法规标准,同时要应对信息安全问题。

4、系统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标准体系

该体系中,需要由上至下地建立智能汽车相关法规与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标准,同时也发挥企业、第三方机构与官方三方结合的认证认可机制作用。

5、科学规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监管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汽车运行、研发制试测试、注册登记、道路交通管理等多种方式将结合起来,让智能汽车处在多重监管中以保障运行。

6、全面高效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体系

李克强教授提出在“端管云”三方面多个环节入手加强防控,同时建立覆盖中心平台、运营企业、智能汽车的应急响应机制和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漏洞库。

打造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亟需五大基础平台李克强教授表示,发展中国的智能汽车产业,就要打造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他提出了采用中国标准的四大优势:

一则可以适应中国独特的交通环境和驾驶行为;二可以利用中国ICT、互联网产业的良好基础,突出“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特色;三来能够发挥中国快速形成共识、快速推进的体制优势;四可以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及产业安全。

李克强教授认为,中国标准智能汽车应该满足三大条件:符合中国基础设施标准、符合中国联网运营标准、符合中国新体系架构汽车产品标准。

而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要良好发展,关键要依靠产业化与技术创新。李克强教授表示,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亟需五大技术基础平台:智能网联计算基础平台、智能网联车载终端基础平台、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基础平台、高精度动态地图基础平台、信息安全基础平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技术基础平台并非某一家公司可以独立建设,需要集结整个产业的力量,而在建设完成之后,也将使产业中的每个参与者受益。

发展需求

目前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L4级汽车已经量产并商业化(如丰田凯美瑞八代轿车,就提供了智能巡航功能)5G的到来,将会极大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现有车辆智能改装需求。

市场需求

技术发展导致应用需求,基于低速、特定区域和任务的无人驾驶车已大范围开始使用(如京东无人快递小车已经上路运行)。港口、停车场、游览区等特定无人车将得到迅速广泛的应用。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相关推荐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我们需要怎样去适应? 1、 主动去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

智能硬件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