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发展时间轴(10)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提出了一种具有联想记忆能力的新型神经网络,后被称为“霍普菲尔德网络”
1982
Teuvo.Kohonen
发表了《自组织映射》
介绍了 SOM 算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无指导学习算法
1983
T.Sejnowski& G.Hinton
提出了 " 隐单元 " 的概念,并且研制出了 Boltzmann 机
1983
福岛邦彦
构造出了可以实现联想学习的 " 认知机
1983
B . Libet etc
设计实验证明准备电位的出现要早于意识到动作意图的时间
1984
Douglas Lenat
开启大百科全书项目
使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以类似人类推理的方式工作
1985
DTI (弥散张量成像)
1986
Geoffrey.E.Hinton& David E.Rumelhart &James L.McClelland
出版《并行分布式处理:认知的微细构造探索》
重新提出了简明有效的误差反传算法(即 BP 算法)
1986
Rumelhart
提出了 EBP 算法
解决了 MLP 的权重问题
1986
Paul Smolensky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如果听腻了ChatGPT,今天我们看一个围绕着IBM,人工智能和NASA的高能案例。
快资讯2023-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