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下棋机器人「元萝卜」,人工智能+生活的一次「碰撞」(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下棋机器人的技术原理
在进一步了解元萝卜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元萝卜是怎么工作的。 一个完整的元萝卜,主要由棋盘(包含棋子)、机械臂、交互屏、天线和主体躯干等五个部分组成。 弈者需要根据自身能力选定难度,以及对弈模式(如残局),设定完毕之后,便可开启对战。 对战过程中,机器人头部的天线上部署了摄像头,可以精准识别棋盘落子情况及变化,并基于内置的象棋算法,根据对弈者的落子推算招数。 推算招数完毕,“中央系统”发出指令,由机械臂完成抓子动作。 整个过程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有诸多难点,比如摄像头如何精准捕捉到实时动态,就需要搭载特殊的AI视觉算法;而机械臂如何准确抓取棋子、抓稳放好,又要用到相关的操控算法来进行控制。 这里面有两个细节: 一是基于“手眼协同”,元萝卜不单能够自动摆棋,还支持人与机器共同摆棋而不会发生错乱,当弈者违反游戏规则时,机器人会进行自动提醒;二是机械臂在搭载AI算法的基础上,加装了触碰感应系统,当碰到障碍物(如人手)时,机械臂会自动停下来,并进行语音提醒,而不会与人产生行为对抗。 简单的细节背后,有着严肃的人文理念和复杂的算法设计。 以安全为例,最近在国外发生了机器人折断弈者手指的事件,引发人们对机器人安全方面的担忧。 为此,商汤在设计下棋机器人时,将“不伤害人类”作为基本原则之一,相关的理念贯彻在整个产品的设计、制造流程中。 比如,机械臂与棋子之间采取磁吸的方式抓取,而不是像人手一样“拿取”,机械臂产生的力道很小,在遇到障碍时,会主动停止,从产品层面规避掉潜在的安全风险。 商汤科技创新工程院院长沈徽告诉 AI 掘金志,对于安全问题,除了产品设计,商汤还对元萝卜机械臂进行了碰撞、压力等多项测试,确保不会对用户产生物理伤害。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