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进行时,百度云扛起“第二曲线”(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智能驾驶落地的两个关键问题在今年都有实质性的进展:一是成本的降低,二是法律法规的支持,让智能驾驶的商业化也不再遥遥无期。
李彦宏认为:“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原因在于,L2与L4的责任界定比较明确,而L3很难进行责任判定,在商业发展的道路上,百度更倾向于跨越式路径。
城市批量落地带来的大规模运营,可以更好地获取大量数据,识别测试阶段不可见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L4级自动驾驶技术。
从整体来看,李彦宏反复强调的智能云和自动驾驶促进的营收增长,已经深入行业和城市,第二、第三增长曲线都迎来了商业化的一个新台阶。
10年1000亿,李彦宏的一场“豪赌”如今,人工智能商业化已经看到初步回报,但放在几年前,这就像一场“豪赌”。
2019年3月,面对当时一路狂奔的A和T,李彦宏被问到,百度在BAT中属于什么样的位置?他回答:“百度还是专注于最擅长的技术创新,不可能每个机会都属于百度。”
而近十年中什么才是最大的技术创新?李彦宏的答案一直是AI。
2010年,百度成立第一个AI部门:自然语言处理部(NLP)。此后,2013年和2014年又陆续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大数据实验室(BDL)和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SVAIL),三个部门合并成为百度研究院,吴恩达、余凯等众多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大牛都曾出任该研究院院长,也为整个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输送了不少人才。
一位2013年在百度工作的员工对商业数据派回忆,“我是2013年在南洋理工硕士毕业,专业就是NLP,当时国内并没有这个专业,听说过的人都很少,但毕业却被百度高薪招揽。”
此后,百度在2017年确立了人工智能为集团战略,在AI技术上的投入更加不遗余力。
一位百度研发部门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到,百度研发部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有一块投一块,有100亿投100亿”。
财报显示,百度核心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已连续7个季度超过20%,而国内大厂普遍在百分之十几左右。
纵观百度的AI技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探索阶段。2010-2017年,百度在机器学习、算法等基础能力的建设上投入大量精力,打造拥有语音、图像、自然语言理解、用户画像4大核心能力的“百度大脑”,为后续的深度发展奠定基础;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Gee》、《Oh!》、《Run Devil Run》、《The Boys》、《I GOT A BOY》、《Mr.Mr.》...韩国
快资讯2022-09-02

Mavenoid采用了技术人员协助的视频交互支持功能和人工智能引导的自助服务功能
快资讯2022-09-01